图:去年七月一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下宣誓就职。
“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这是习近平主席去年“七一”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的“四点希望”。一年来,以行政长官李家超为首的特区管治团队制定施政蓝图,对焦民生难点,推动社会全面复常,全力拼经济、抢人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良政善治新气象。
有政界人士表示,过去一年真切感受到香港社会稳定发展,特区施政效率提升,行政立法紧密协作,共同推动香港写好由治及兴新篇章。
特区新班子致力提升施政成效,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后首个星期便成立四个工作组,包括由政务司司长率领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由政务司副司长领导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由财政司司长负责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和由财政司副司长带领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针对长期民生痛点难题,加强领导、统筹和协调。
成立四工作组 真正“做到事”
去年10月,特首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进一步聚焦香港社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围绕加快解决土地房屋问题、抢人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及全面提升香港综合竞争力等推出一项项政策措施,并提出110项KPI(绩效指标)。“这些KPI,部分涉及时间,部分是量,亦有部分是质量并重,期望让市民知道政府真的希望做到事,指标亦有助改善工作。”李家超说。
为切实推动政府真正“做到事”,李家超上任后积极强化行政主导,并着力发挥“爱国者治港”的更大力量,推进行政、立法良性沟通和互动。他主动提出“前厅交流会”,让司局长等管治团队成员与立法会议员轻松直接地见面对话,加强沟通。至今已举行的十次交流会上,官员与议员坦诚交流,就各项民生议题发表看法。议员们高度评价“前厅交流会”:“这是改善行政立法关系的好机会”、“有听有问有答,交流会的效用超出想像”。
东方之珠要继续绽放耀目的光芒,必须多管齐下,既要巩固原有优势,更必须发展新的经济动能。“既要有动力,更要有人才。”去年12月,特区政府相继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青年发展蓝图》和《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彰显对香港未来长远发展的谋划。其中创科蓝图提出八大重点策略,为未来五至十年的创科发展制订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引领香港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招揽高端人才 成效显著
同样在12月,特区政府宣布推出一系列抢企业、抢人才的政策措施,“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招揽人才的新亮点。特区政府期望,未来三年能够每年透过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吸引至少35000名的人才。而截至五月底,有关计划已接获8.4万宗申请,批出约4.9万张签证,预计申请数目在年底会达到双倍。计划成效显著,也为香港未来发展增加了人才的流动。
今年5月18日首次举行的“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是李家超继“前厅交流会”后的又一创举。1小时30分锺的答问会上,共有18位议员发言,内容涵盖国家安全、吸引人才、房屋建设、青年政策、教育改革、北部都会区等,李家超一一作出回应,更直接询问议员“我可以怎么做?”展现了行政主导原则和行政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符合基本法的设计,有助特区政府集思广益,制定更周全的政策,使之更切合民意,更符合香港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街头近日红旗飘扬,喜庆洋溢。再过几天,将迎来回归祖国26周年纪念日。特首李家超日前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新一届政府依照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制定施政蓝图,认真落实“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过去一年政府团队整体治理水平提升,未来会加强力度做好工作:“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我们仍会破难而进,继续向前。我对香港未来抱正面及乐观态度,香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