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应对排核污/制盐过程清除核污专家:勿“盲抢盐”

2023-08-26 04: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昨日深水埗一间粮油店内,有市民抢购食盐。 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右图:有店舖把食盐售价由每包3元提高至15元,仍然供不应求。 大公报记者刘硕源摄

  日本排核污水入海,引发周边国家与地区民众抢购食盐热潮,韩国、内地、澳门近日出现的抢盐热潮来到香港。大公报记者走访多区的超级市场及粮油店,发现很多售卖食盐的货架被抢购一空,有店舖的贵价岩盐也售罄,需补货数次,有店舖在两个半小时内售清当日库存;不过,有超市货架上的日本盐未被抢购。记者并发现,有粮油舖怀疑“坐地起价”,食盐加价近五倍。

  抢购食盐的市民表示,担忧海盐变成“核污盐”,所以囤盐备用,但专家澄清,海盐在制作过程中会排除放射性元素,呼吁市民不要盲抢食盐。\大公报记者 刘硕源、赖振雄

  铜锣湾、湾仔、北角、观塘、深水埗区昨日均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其中在观塘、深水埗区,大公报记者走访10间超市及粮油店,发现食盐基本被抢购一空,35元120克的喜马拉雅山岩盐,也被市民抢购至需补货数次,但货架上的日本盐仍然有货。

  连扫十几包 店主指“疯狂”

  深水埗一间粮油店的店主向记者表示,昨日早晨入货七至八箱食盐,开店两个半小时内已经售罄,并说“有客人一次过买十几包,都不知要吃到什么时候”,形容情况“很疯狂”。

  在深水埗北河街街市周边,记者发现有粮油店的食盐加价,基隆街一间粮油店的食盐售15元一包,桂林街有商铺售10元一包,但记者翻查消费者委员会网上格价数据,与查询附近商铺的食盐售价,分别每包只需约3元及约2.6元。换言之,有店舖怀疑将盐价提高约五倍。

  有市民见到售价后惊呼“好贵”,但还是无奈买盐,短短10分钟,补货的食盐也卖清。买了两包盐的李婆婆说,10元一包盐实在买得不值,但担心“以后食盐等于食辐射入肚”,唯有高价囤盐,她担心涨价情况持续,忧虑盐价“有涨无落”。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副教授方丽影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制作海盐时会排除污染物,包括放射性元素,纯化过程中会把其他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核污水污染物分开排走,达到淨化及除污效果,最后浓缩成为盐结晶,“盲目抢购盐纯属无知,市民不要仿效。”

  港天气潮湿 囤盐易变质

  本港主要连锁超市之一的百佳回应《大公报》查询表示,目前食盐供应稳定,将会密切留意顾客需求,与供应商作紧密联系并按需求增加货量,暂时没有关于食盐的限购措施。

  九龙总商会副理事长李丰年指出,本港食盐供应稳定,而且食盐较容易提炼,即使主来源地的内地出现短暂短缺,香港也可从全世界其他区进口食盐。他称香港天气较潮湿,囤积食盐容易变质,呼吁市民不要大量囤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