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速览河套新蓝图
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擘画发展新蓝图。《规划》提出,以2025年和2035年为关键节点,分阶段推进深圳园区建设。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2017年,深港两地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包括深圳和香港两园区。《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国际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顶尖企业研发中心,与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规划》从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一是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二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三是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三区启航
《规划》提出,河套深圳园区将立足三个定位: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先导区方面,利用深圳园区独特的“平台”和“通道”作用,联合香港园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链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携手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标杆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规则试验区方面,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规则,加快形成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中试转化集聚区方面,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打造国际一流中试转化服务平台,形成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
领建AI技术标准框架体系
《规划》指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规范应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规划》充分表明中央对河套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的认可。“第三个定位是希望河套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卡脖子’技术方面能够实现突破,吸引全球高水平科研资源集聚。”
港企港青振奋
深圳舒糖科技创始人、港人何耀威:
交流合作更紧密
《规划》提出“分区监管布局”,将福田保税区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的高端科研区,有序导入香港及国际高端科创资源。将为企业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主理人陈升:
税收政策有惊喜
《规划》对当前深港合作的痛点给出了回应,税收、手机漫游过境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助解决港青在河套深圳园区创业的担忧。对港青来说,在深圳园区工作不用交手机漫游费,这事还是挺新鲜的。
《规划》四大主要任务
1 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
推动深港双方园区协同发展,支持港澳高校优势学科发展能级跃升,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2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发展,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
3 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便利科研人员进出,实施货物分线管理,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场准入制度。
4 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构筑国际创新人才港,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务,塑造国际化高品质的科研生活社区。
皇岗口岸2025年完成重建 接北环线
河套深圳园区周边将布局重大基础设施,未来该园区与香港的跨境往来将更加便利。《规划》提出,到2025年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并将完善该区域对外交通网络,积极配合香港研究北环线支线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香港园区接入新皇岗口岸的可行性。
河套深圳园区将研究引入穗莞深等城际铁路,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进一步南延至深圳园区等项目建设,实现深圳园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创平台的轨道交通连接;推进皇岗路提升改造和新洲路南延工程,畅通深圳园区与深圳重点发展片区的连接通道。《规划》鼓励区域联动。河套深圳园区将联动香港园区,加强与香港园区建设时序、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衔接,推动设施互联、服务共享、创新协作,积极配合香港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有力支撑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建设。
“白名单”便利出入境 不收手机漫游费
《规划》基于深圳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的管理设施和基础条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福田保税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对实施特定封闭管理的海关监管区域人员进出、货物流动实行“一线”、“二线”分线管理,构建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创造高度衔接香港及国际的科研制度环境。其中,海关监管区域与香港之间设为“一线”,实行口岸管理;海关监管区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实行通道管理。
《规划》提出,待后期条件成熟后,与香港一道探索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内实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加快推进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筹建及对外开放,为合作区内企业和科研机构跨境交流提供通关便利。结合皇岗口岸实施“一地两检”计划,一并研究处理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的连接安排,与香港方面的口岸设施和管理制度做好衔接。《规划》还提到,将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开展取消手机长途和漫游费试点,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通信服务商在海关监管区域内建设通信基础设施,提供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