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国家所需 香港所长 科技篇/用好河套科创区 建设芯片产业链

2023-09-19 04: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列出希望引入包括“半导体晶片”产业,支持企业在港设立或扩展先进生产线。

  在中美科技战中,芯片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香港在微电子产业上本身具备基础研究等诸多优势,可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强强联手,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微电子学域主任须江教授近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制造芯片的产业链非常长,因此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目前没有一个湾区城市拥有具备整条产业链的条件。他认为香港可以用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科研开发领域参与大湾区微电子的建设,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建立厂房或与当地厂房合作。他指出,随着产业链的兴起,大湾区会涌现很多人才缺口,所以要鼓励本港微电子人才赴湾区内地城市就业。

  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

  去年底发表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清晰列出希望引入“半导体晶片”产业(包括芯片),支持具实力或代表的企业在港设立或扩展先进制造生产线,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实现香港新型工业化。

  一块芯片的诞生,除了要有先进的科研成果,还要有前端设计、中端制造和后端封装、测试的环节。“整个微电子产业,并非是某一个具体的一两个领域就能够涵盖,我们称之为产业链,但其实它更像一棵产业树,非常繁茂。”须江教授说。

  统筹规划 连结上下游

  根据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网页显示,该园区将重点关注科技研发、高等教育和文化创意板块,其中科技研发部分将重点发展微电子领域。须江教授表示,香港有很强的科研基础,又有“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应该用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块土地,在科研方面继续为国家微电子产业发光发热。

  “现在在整个大湾区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八个比较大的产业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和珠海。”须江教授表示,香港受制于土地资源,在搞好科研的同时,需要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建立厂房、生产线,或者与当地厂房合作。不过,现在各聚集区之间并未见到明确分工,与香港这边更未有成熟的合作机制,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统筹和规划。

  “对于一个产业来讲,它的上下游和相关产业是否在某个地区相对集中,易于交换、交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形成的标志。”须江教授说。

  产业链的兴起更会大大增加就业机会。须江在位于广州南沙的科大广州校园做研究前,于香港清水湾校园本部担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一职,并已在科大本部从事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对香港和广州的微电子生态有深入了解。

  做好培训 打造人才库

  须江教授认为,香港由于微电子产业链的不齐全,本地微电子人才的就业机会有限。但大湾区作为中国前三大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心,又有许多国际级公司总部在大湾区,加上产业链的聚集效应,未来的人才缺口将会愈来愈大。“有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到2025年,将会出现30万微电子人才的缺口。”他又指出,不仅是中国有人才缺口,其他地区如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亦有很大的微电子人才缺口,故大湾区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与世界抢人才。

  为了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须江透露正向有关部门提出开设微电子学本科课程的申请,冀向社会输送微电子本科人才,缓解人才缺口。

  “教育、投资和国际交流都是香港的优势,香港至少要在这三方面加大投入。”须江教授认为,香港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与湾区各城市互补、合作,完善湾区产业链,方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