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庙街三宝
算命占卜
由火水灯到电灯
庙街“算命档”的历史,据说已超过150年。庙街的核心范围是天后庙,庙前自然就有“算命档”。
天后庙前的一片空地俗称榕树头,原本除了算命,还有卖武、杂耍,住在油麻地的街坊放工后都爱在榕树头流连休憩。
最初“算命师”提着“火水灯”看面相、八字、掌相、灵雀占卦。现在帐篷内都灯火通明,占卜方式也更多元化。
粤曲卖唱
听众痴迷未了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庙街粤曲档的黄金时期,一度有八档之多,每晚数百人围着听曲,唱至凌晨才打烊。艺人唱功、做手绝不欺场,曲目都是家传户晓的粤剧名曲,包括《帝女花》、《凤阁恩仇未了情》等。
踏入千禧年初期,经济逆转加上禽流感和沙士疫情打击,到夜市听唱戏的市民大减,卖唱生意难做,日渐式微。
煲仔饭
天书的必吃推介
庙街招牌美食首推煲仔饭,几乎是所有旅游天书的必吃推介。
庙街煲仔饭的兴起,大概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据说始祖是“四季煲仔饭”,当中有个有趣小传说。话说煲仔饭是“冬天名物”,但老板希望大家春夏秋冬都来吃,索性取名“四季”。现时庙街一带仍有多间卖煲仔饭食肆,种类亦由三十多年前以腊味为主,演变到今天有超过五十种。
大公报记者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