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香港基础科研出色,且国际联系强,有助推动中成药研究转化落地。右图:中成药结合先进生产技术,加上香港的优势,方便与国际接轨“走出去”。
“一元的原材料,如何可以变成100元的产品?这个转化过程不只是药物生产,其实还建基于很多研究数据。香港可以发挥科研优势,在整个产业链扮演重要的角色。”香港浸会大学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指出,中医药在全世界的认受性越来越高,香港应善用“官产学研”模式,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助力中药走向国际。
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并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刘乐庭认为,中医发展应该结合创新科技,例如把工程学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结合,发展智慧中医,加强中医认受性。/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Health and wellness(身心健康)是全世界都越来越重视的领域,而中医药的认受性在全球都有一个向好的发展,有好大的发展潜力。”刘乐庭在浸会大学负责策略性推动高影响力研究、浸大前沿创新的转化和转移,以及整体创新和科技的政策研究,身兼浸大校长资深顾问及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的他,看好中医药发展前景,“科技化会是中医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
何谓中医发展科技化?刘乐庭举例,中医诊症靠“望闻问切”,但操作非常依靠中医师的经验,但若要令更多人,甚至外国人都相信中医,可以配合科技手段应用,“我们是否可以结合工程学的技术,例如感应器、化验技术等,做到以往只能靠经验去做的事呢?”刘乐庭认为,配合创新科技把中医药科学化,才能令中医药发展的道路走得更远、更阔。
浸大建转化和合作平台
刘乐庭在创新产品的研发及商品化上拥有超过20年经验。他认为,本港的中医药基础科研做得非常好,但最大的症结在于,大学做完基础研究、发表文章后就停了下来,未必会继续做转化研究,以至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可以应用的产品或服务。“一方面老师们再去做转化研究的诱因不是很大,另一方面亦因为缺乏资源,不只是资金,还有人才资源,所以好多研究做到一个阶段就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
“我们有一个常用图表,叫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技术就绪指数),将基础研究到应用分为12个阶段,一般大学研究只做了1到3,实际应用则涉及9到12,但4到8通常没有人做,我们称之为‘死亡之谷’。如果衔接不到,大学的研究成果就永远没有办法推到应用。”
刘乐庭指出,怎样做转化是很大的领域,亦需要特别技能,故浸会大学成立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ITPR),希望建立一个提供全面支持技术转化和合作的平台,令大学的科研成果可以“落地”。“如果他(学者)有兴趣,我们可以协助他继续做下去;如果他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做下去,我们也可以帮他做,找业界合作,将研究成果推到可以应用。”
他以发展新药为例,在大学做基础科研的教授未必懂得新药开发的流程,故需要找行业内的专家帮忙,令过程事半功倍。“你叫这些专家加入大学,不现实,但我们希望促成不同的合作,引入财政资源、专业资源,帮助老师们走过这段路。”他透露,ITPR会设立新的转化研究实验室,和中医药学院合作,对中医药做更多转化研究。
政府近年致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其中“产学研1+计划”获拨款100亿元,以配对形式,资助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八大院校研发团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刘乐庭认为,这计划是好的开始,但预期本港仍需时建立成熟的产学研协作生态圈,“我们要先走出第一步,才能一路推出去。其实很多人是抱观望态度,见到成功例子就会愿意再投入更多。”
政府须发挥领头协调作用
刘乐庭又提到,香港除了基础科研做得好,在吸引人才、筹集资金等方面亦有优势。香港可以在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方面作贡献,例如透过研究数据、检测服务等为中药材原材料增值。他举例,国内很多中药材出口到世界各地,但产值并不高,“在内地卖一元的原材料,在日本可能变成卖100元的产品,这样的转化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其实香港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透过我们的研究及转化,将原材料转化成更有价值的市场产品,也可以让更多外国人接受中医药。”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措施发展中医药,政府计划制定全面的《中医药发展蓝图》。刘乐庭说,社会有越来越多中医药发展讨论是好事,但现在是各有各讲、各有侧重,缺少优次安排及分工,政府必须发挥领头及协调作用,明确发力方向,令不同持份者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哪些要优先处理?哪些要政府处理?哪些可以民间先行……政府可以综合考虑后找准定位及方向,排出优次,或一起发力,或各有分工,大家一起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