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第十三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 | 发挥香港优势 助力国家创科发展

2023-12-29 04: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李家超表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坚实支持下,香港正积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右图:第十三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昨日在香港举行,一众嘉宾合影。

  由《大公报》、大公网参与主办的第十三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昨日在香港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科技创新: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李大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致辞,来自内地与香港的多位政商界与科学界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善用香港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优势,加快聚集创新要素,推进与内地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并助力国家提升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李家超表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坚实支持下,香港正积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法治传统源远流长,营商环境世界一流,资金、资讯自由流通,汇聚全球专业人才,因此政府会善用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和市场化、法治化、人才化的优势,为香港大力发展新机遇。\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岑健乐

  李家超:把握前海横琴发展新机遇

  李家超致辞时表示,创科发展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去年底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创科发展制订战略规划。《蓝图》的重点发展策略包括“深化与内地创科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善用香港国际化优势,拓展环球创科合作”,引领香港实现创科愿景。今年3月,特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重点包括深化两地科研合作、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人员交流、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等。自《安排》签署以来,两地积极落实很多重要举措,包括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港开放、促进科研要素跨境流动等。

  香港可建设成“国际数据港”

  在跨境数据方面,李家超表示,今年6月底特区政府与国家网信办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在约两周前共同发布便利措施和“先行先试”安排,简化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到香港的安排。这次安排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政策突破,推动内地数据在大湾区内安全有序流通,促进大湾区数字经济和科研发展,有助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数据港”。

  此外,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也全力与内地不同省市加强创科合作。今年8月,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他指出,河套合作区是“十四五”规划下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因此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就明确指出,特区政府会全力支持合作区发展,并将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进深港园区的协同发展。政府将为这个重点创科项目,研究创新措施,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区内便捷流动。

  中央刚在上周公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李家超表示,两个方案同样强调发展科技创新服务,推动科技合作,特区政府会带领社会把握前海和横琴发展的新机遇,积极贡献区域协调发展,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贡献。特区政府并会善用香港的全球网络,促进环球创科合作。

  推动世界级环球科研合作

  李家超提到,目前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分别集中在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已汇聚7家香港院校和研发机构,以及30多家来自全球11个经济体的顶尖科研机构,参与的海内外科研人员达2500人。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香港将设立第三个InnoHK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力推动世界级环球科研合作,以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大公报》、大公网重磅打造的年度品牌盛事,累计有近百名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超过2000多位香港各界精英人士曾出席该论坛,成为香港与内地高层次经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向海外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窗口,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本届论坛中,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书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围绕“科技创新: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主题展开讨论。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