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无障碍生活/“口述影像”导赏员助视障者赏画观剧

2024-01-06 04:02: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为视障人士而设的口述影像服务,除了电影,也涵盖艺术和博物馆展览,图为视障人士参观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展,由专人提供讲解描述。

  愈来愈多的共融设计,带着艺术无障碍的概念,在电影、舞台剧、舞蹈、美术、艺术展等活动中,运用科技,让视障者仿佛看见了舞蹈、色彩,让听障者感受到电影中的声音、可以跟着音乐舞动,让更多人可以无障碍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艺术无障碍中,口述影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尤其对视障者来说。它透过在影像节目的无声部分插入对人物动作、情境等视觉讯息的语言描述方式,来帮助视障者获取视听内容,以口语叙述的方式把视障人士无法接收的影像讯息转换成语言,帮助他们克服多方面的影像障碍,让视障人士的生活增添色彩。\大公报记者 黄山、苏荣(文) 卢刚昌(图、视频)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的分辨白天黑夜,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香港盲人辅导会(下称辅导会)讯息无障碍中心项目经理(口述影像服务)郭蕙珊向大公报记者诚意推介,台湾歌手萧煌奇一首《你是我的眼》道出了所有失明人士内心的渴望。

  设博物馆古蹟口述导赏

  “一般市民可能只知道视障人士,会有‘听戏’的娱乐,其实坊间有专职支援视障人士的非牟利机构,会培训‘口述影像员’,并组织活动,带同视障者到访其他博物馆,由‘口述影像员’进行导赏。”郭蕙珊表示,“辅导会”于2009年提供了第一场“口述影像服务”电影放映会,甚受视障人士欢迎。

  “睇电影是主流社会活动,而且对复康有很大帮助。”郭蕙珊指出,“辅导会”自此在戏院举行以“包场”形式,并由口述影像员现场演绎电影中情节,让视障人士能即场感受及欣赏电影。而近数年,因为得到很多慈善团体、电影公司及影音技术公司支援与赞助,很多市面售卖的电影影碟,已经内置由“辅导会”提供口述影像声道,让视障人士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电影。

  “口述影像服务除了电影,亦早已扩展到博物馆或外景古蹟参观活动。”郭蕙珊说,每次举办此类活动,会中职员都会预先制作参观地点相关的“摸读图”(参观地点内展品或特色地方缩小比例凹凸图),好让视障人士除聆听口述影像员现场讲解外,还可以触感了解活动中的展品或地方。

  “上落客区中间保留了一棵接近五层楼高的大榕树,在大榕树下有一个老虎仔塑像,它比普通的狼狗大一些,棕黄色毛带有黑色斑纹,造型非常生动,嘴上的胡须栩栩如生。”口述影像员Stella用清脆的声音,描述之前曾经参观现已停运的“虎豹乐圃”(前身虎豹别墅)门口的一只黄色小老虎。

  丰富生活提升心灵复康

  “我什么电影都会看,就算不太喜欢的也好,某程度是我们的权利。”年近七旬的关志伟从六岁起双眼失明,却是一个电影迷。“黄子华在法庭上大力拍枱、大声骂权贵那些都深刻,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关志伟开心地说,观看《毒舌大状》,通过口述影像员的细致描述,可以知道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周边的环境和色彩,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前不能看电影,就算要看也要身边的人说给我听。”关志伟忆起没有口述影像电影的日子说,那时候看电影是一种折磨,“既要麻烦同行朋友补充画面内容,又会引起周边观众的不满。”渐渐地,影院成为他跨不过的隔阂,但自从有了口述影像后,志伟笑言看过的电影多得连自己也数不清。

  “通过口述影像可以将这个世界呈现在他们的眼前,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亦可以帮助他们心灵的复康。”郭蕙珊表示,这是口述影像义务工作的意义所在。

  香港盲人辅导会义务口述影像服务顾问杨吉玺说,口述影像员是一个不卑不亢的工作岗位,可以说非常专业,是一套精彩的电影和视障者之间的忠实桥梁,也是口述影像员最终的奋斗目标和最大的满足感所在的地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