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垃圾收费前瞻4/厨余回收困难多 配套不足待完善

2024-01-11 04: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的厨余回收限于设施不足、回收点太少、教育宣传未够,回收量短期内难以增加,必须逐一优化。

  本港将于4月1日起实施垃圾收费,但占本港都市固体废物总量近三成的厨余,大部分被弃置于堆填区,既占用了宝贵的堆填空间,亦浪费了当中的有用资源。环保专家、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接受《大公报》专访指出,本港存在厨余回收配套不足、欠缺完整回收产业链、厨余处理设施容量有限等问题,他预期随垃圾收费实施,厨余回收需求大增,政府须加快完善厨余回收及处理配套。\大公报记者 刘硕源、赖振雄

  本港每日弃置逾3000公吨厨余,占都市固体废物近三成,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家居,余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与食物有关的工商业。政府预期,实施垃圾收费后,市民会有更大诱因从源头减少及回收厨余,目标是到2030年代中期,透过增加厨余处理设施,让本港具备处理每日约1500多公吨厨余的能力,相信届时足以处理所有可收集的厨余。

  设置回收机须宣传教育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昨日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分析本港厨余回收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并向特区政府提出多项建议。他指出,目前各区厨余回收机的使用情况参差,与各区宣传力度、落实时间存在差异有关,若要提高厨余回收量,需就各区居民的年龄、生活习惯等调整宣传策略,并加大教育力度。

  参考其他城市的厨余回收经验,黄焕忠指出,内地和台湾有很多厨余垃圾处理企业,在香港则少见相关私人企业,“以往在垃圾收费政策尚未落地实行,香港市民尚未培养成为回收厨余的习惯,回收量不达标,企业难以回收成本,因此数量未见增长。”他认为,垃圾处理行业有发展前景,惟要待市民形成回收厨余习惯。

  “未来垃圾收费落地,必然会提高市民对厨余回收配套设施的需求,政府应尽快增加配套适应需求。”他举例,设置在公共屋邨楼宇的智能厨余回收箱,必须进一步增加,并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尽量提供便利。

  “厨余收集计划”将扩至各区

  私人屋苑只要物业管理和业主组织达成共识,并有足够资源管理相关设施,可向环保署申请传统厨余回收桶或透过政府基金资助安装智能厨余桶,环保署会提供免费的收集配套服务。此外,环保署正筹备新的试验计划,透过环境运动委员会资助大型私人屋苑增设智能厨余回收桶,上月已开始接受申请,年初正式展开。

  环境及生态局早前回复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表示,会持续加强推行各项厨余收集措施,协助社会各界实行厨余回收,包括把“厨余收集计划”扩展至全港各区,免费为更多厨余量较高的处所提供点对点的厨余收集服务等,目标是在未来三至四年内把收集量由现时5%,即每日约150公吨,逐步提升至超过15%,即每日约500公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