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金钟一间五星级酒店,大年初二的房价较两日前的升了四成半(红圈示)。
香港复常后的首个元旦,维港绽放盛大的烟花汇演迎接2024年,吸引逾22万名旅客访港,当中不少为内地旅客,却发生内地旅客滞留本港事件。内地旅客没有选择在港过夜,部分原因与动辄近千元一晚的酒店价格有关,旅客或觉得高昂的酒店价格并不化算。有业界直言本港酒店“海鲜价”较周边地区为高,业界需要深刻反思。有学者则建议,可为旅客提供“退税”,以提升本港旅游竞争力。
五星酒店房贵四成半
还有约半个月便是农历新年,又是黄金旅游季节。从网上资料可见,不少本港酒店的房价在下月11日(大年初二)已开始调升,其中位于中环的五星级酒店,大年初二房价较两日前的2月9日,上升近4成,由3305元升至4632元;另一间位于金钟的五星级酒店大年初二房价为5100元,较两日前的3500元,升幅达4成半;而在南区的另一间四星级酒店,在大年初二的房价为887元,较两日前445元,飙升近一倍。
香港旅游专业联盟主席罗启邦坦言,本港酒店在旅游旺季升幅的“海鲜价”较周边城市的幅度为大,旺淡季价格的差距亦明显,此为一直以来的市场策略,“在淡季时(房间)填得满一点,旺季时再赚回合理利润。”他又指内地旅客来港意欲仍然很大,却受着经济因素及汇率影响,“好不愿意在香港使钱!”罗启邦又提到业界需对酒店价格反思,“年初二、三、四是旅游旺季,又再扯高价格,会否赶走班客?”他建议届时房价可以降低,增加入住率。
“在香港住最便宜都近一千元,在深圳便宜的(酒店)一百多元已有交易。”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香港消费较内地贵,源于高地价,租金占去成本大部分,而地价其实是政府的税收。他建议旅客来港消费及入住酒店后,可凭收据退回相关的款项。\大公报记者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