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开阔眼界/业界:大湾区律师身份是很大突破

2024-04-12 04: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就《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律政司邀请三位持份者与传媒进行分享。他们表示,《行动纲领》的措施非常有针对性。大湾区律师的身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大湾区内地各市对涉外律师都有很强的需求,成为大湾区律师,可以开阔眼界、增强网络,充分发挥香港律师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顾问小组成员陈永良的香港律师行在广州南沙设有联营律师事务所,因此平均一个月有三到四次要到内地。他表示,作为在大湾区法治建设前线的香港律师和大湾区律师,感受到这是一件好事。大湾区律师的身份对香港律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可以讲,我们的同事现在的视野开阔了很多、远了很多”。由于早在2001年就已经有内地工作经验,他有了内地律师的网络,因此承接了很多跨境法律服务有关的业务,业务不会只限于香港本地市场。

  发挥一加一大于二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顾问小组成员吴乐茗2022年8月成为了第一届大湾区律师,并在深圳执业,迄今已经有了超过18个月的经验。他说,自己对大湾区律师是“深度参与”,过去一年平均每个礼拜都到内地两到三次。谈到与以前的分别,吴乐茗认为,过去以香港律师参与项目,与内地律师事务所是一次性的合作。而现在可以在大湾区执业,在内地的律师事务所,大家是一个团队。香港律师的优势是更明白对外的法律制度和外国人的文化,而内地律师对内地客户的掌握和了解更强,大家在一起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专责小组成员李铭锐则指出,《行动纲领》相当有必要性,其中的措施也非常有针对性。他举例说,大湾区内其实并不止有三种法律制度的差异,单就内地九市来说,就分别有不同的立法权限。如果想了解法律方面的资讯,非常需要一个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此外,大湾区内地九市都对大湾区律师有很大的需求,广东省有4500多间律师事务所,其中只有35间被列为涉外律师事务所,广东省内8万多名律师,其中只有316位列入广东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参与广东省涉外法律服务建设,大湾区律师大有可为。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回应《大公报》提问表示,希望做好大湾区律师试点工作,让国家看到机制的好处,争取转化为恒常机制。\大公报记者龚学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