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乘虚而入/利用不熟环境心理 营造恐慌压力

2024-05-13 04: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正在香港读大学一年级的18岁陈同学(化名),上月23日收到一个自称是入境处职员的电话,声称她的电话号码在内地发放不良广告违反香港法律,因此要将她列入黑名单,她其后被转接至另一名自称为内地公安的电话,声称陈同学涉及一宗洗钱案,并出示了相关银行账户资料以及所谓逮捕令及冻结资产令,有一名自称“科长”的人要求她支付巨额保证金才能证明清白。

银行起疑 助拦截部分交易

  陈同学当时非常恐慌,徬徨无助,甚至查核了来电显示确实是珠海市公安局的电话,但不知道那个来电显示原来是骗徒透过应用程式做出的假象,当时她一心只想着不要被逮捕,希望尽快了结事情,便按照骗徒指示,要求家人汇钱至她新开的本港银行账户,并下载了骗徒提供的木马程式及输入银行资料,对方亦因此在陈同学不知情下操控其银行账户进行,分四次转出了80万,有关银行起疑,立即通知了反诈骗协调中心并暂停交易,成功保留剩余的71万余额,反诈骗协调中心亦成功拦截其中20万元骗款。

  陈同学与反诈骗协调中心人员接触,并透过大学联系其在内地的父母才得知受骗。她一开始也难以分辨哪边是骗徒哪边是真的警察,坦言骗徒很会利用内地生不熟悉香港环境的心理。她呼吁其他在港内地生切勿相信骗徒要求转账自证清白的指示,接到类似的电话时应先报警求助或致电防骗易热线,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