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理大:“蓝绿灰基建”有助缓解热岛效应

2024-05-17 04: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郭海(小图)表示,推动“蓝绿灰基建”有助缓解香港热岛效应。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受全球暖化及城市化影响,香港高温日数屡创新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郭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研究,揭示“蓝绿灰基建”(GBGI)在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温成效,发现在香港,公园、绿化天台和高尔夫球场降温效果明显,为决策者采取措施减低城市热量提供参考依据。

  团队研究审视世界各地不同种类基础设施对城市降温的作用及效果,聚焦三大基建类别,合称GBGI。其包括涵盖天然树木、草地和灌木丛等植被元素的“绿色基建”,涵盖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水基特征的“蓝色基建”,以及涵盖人造绿化墙壁、建筑物外墙和天台,涉及工程结构的“灰色基建”。

  研究发现,GBGI对降低城市热量的效果因地区和城市而异。以全球来说,绿色和蓝色基建对降温非常有效;而亚洲城市的灰色基建,尤其是天台花园和凉棚,对城市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另外,街道树的降温表现尤其出色,故团队建议可考虑在街道上种植更多树木。

  公园及绿化天台降温效能显著

  是次研究亦揭示多项GBGI基建对缓解中国不同地区和城市热岛效应的效果,效果最为显著的包括园林、湿地、绿化墙和滞留池,可分别降温达10℃、9.27℃、8℃和7℃。而在香港,公园、绿化天台和高尔夫球场,可分别降温4.9℃、4.9℃和4.2℃,对纾缓城市过热问题尤为重要。

  郭海表示,香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海洋、河流、湿地和水塘星罗棋布,植被覆盖占土地面积70%,GBGI类型独一无二。且他指出,特区政府亦积极在新发展区推动GBGI建设,并乐于在新建项目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这些具前瞻性的计划展现出香港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弹性城市的决心”。

  研究团队提出九阶段框架来实施GBGI,包括持份者参与、可行性研究、设计,以及政策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估、优化和覆製应用。

  郭海指出,该框架将为完善GBGI的实施提供战略性路线,但各地在实施前应根据当地环境和需求进行规划。他以亚洲为例,指急速的城市化和文化偏好,令城市在实施GBGI时,优先考虑提供社区绿色空间,推广保育生物多样性、改善空气质素和纾缓城市热岛效应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