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三隧分流见效 西隧车流超越红隧

2024-05-18 04: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三隧自去年底起实施不同时段不同收费后,红隧及东隧车流下降,繁忙时段塞车情况有改善。

  三条过海隧道自去年12月17日起,实施不同时段不同收费,截至上月,每日过海车流约27万架次,与实施前相若;整天车流量计算,西隧车流上升约18%,红隧车流下降9%,东隧车流亦下降7%,西隧车流量已超越红隧。

  运输及物流局昨日表示,三隧分时段收费达到政策目标,运输署将持续收集数据,研究是否需要调整收费水平,预计明年中完成检视。\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三隧分流“不同时段、不同收费”已推行半年,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昨日开会检视成效。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引述数据表示,由实施分时段收费至今年四月期间,繁忙时段的三条隧道的整体过海车流量,减少约1%至4%,但繁忙时段前后约半小时,整体过海的车流量平均上升约3%至6%。

  西隧繁忙时段间歇现“车龙”

  至于因为过海塞车引致的“车龙”,红隧、东隧的繁忙时段分别减少超过一公里及半公里,西隧则间歇出现轻微“车龙”。整体而言,相较2月数据,西隧使用率进一步上升,红隧车流再跌,自三隧分流开始后,西隧全日的车流量已超越红隧。

  林世雄认为,三隧分流安排获得驾驶人士配合,以往红隧和东隧口的塞车情况已经大大纾缓,分时段收费能够达至政策目标,压抑和分散繁忙时段的过海车流,理顺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

  民建联立法会刘国勳认为,疫情下市民生活习惯改变,建议晚上的过海繁忙时段提早至六时半结束,以善用隧道容量。

  林世雄强调,分时段收费是新安排,驾驶者需时适应,过海交通情况仍有可能出现反复,运输署将会持续收集数据一年,预计最快明年中检视收费水平。

  汽车会倡缩短繁忙时段

  中国香港汽车会永远荣誉会长李耀培向《大公报》表示,不少驾驶人士反映,三隧分流后在非繁忙时段过海,由于收费划一,不用再绕路而行,确实较以往畅顺。不过,繁忙时段的不同收费,对驾驶者来说,未必因为车费改道,真正分流的效果成疑,建议运输署收集数据后作出调整,包括缩短繁忙时段。

  李耀培又认为,长远而言,政府必须尽早兴建第四条过海隧道,才可以真正纾缓塞车问题,“全世界的大城市,也会面对塞车问题,这是不能避免的,分段收费并不是真正解决方法,必须加建过海隧道或大桥,提供更多选择和方便,才可以纾缓塞车情况,令车龙缩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