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拚经济.拚发展 创科篇/孙东:港创科助力国家建国际化产业链

2024-05-20 04: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本港在生命健康科技领域具有优势。图为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世界首创应用于微创脑手术的柔性内镜机器人系统MicroNeuro。下图:位于数码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将于今年内开始投入运作。

  特区政府近年大力推动创科发展,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本月初,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前往北京拜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夏宝龙对创科局的工作表现给予高度的评价及充分的肯定。

  孙东近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在拜会夏宝龙主任之后,“对于香港创科发展更有信心了”。他指出,夏宝龙特别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看清方向,对此他深感认同,“下一步香港创科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他强调,香港创科的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际枢纽的作用,助力国家构建新的国际化产业链。\大公报记者 赵之齐

  孙东表示,过去两年香港已在创科发展方面进行周密布局,拥有不错的开局。未来要全面破局,既要创新、突破,亦要注重通过创科为香港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格局、开启新篇章,“这非常具有挑战性”。

  发展数字经济  建设智慧香港

  对于香港创科的发展定位,孙东指出“要特别注意跟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至于具体方向,则主要按照《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的四大方向,建立创科体系,与国家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对接。

  其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智慧香港”是《蓝图》提出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此,孙东表示,希望透过即将成立的数字政策办公室,制定相关政策,引领社会各界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亦加强督导。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本港推出的多项电子系统陆续受到网络攻击,孙东认为,这是在发展数字经济中所遇到的现象,暴露了已有问题。但他并不感到灰心,“关键是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加紧堵塞各种漏洞,应对世界科技大潮给香港带来的挑战。”

  谈及未来本港创科发展的具体方向,孙东首先将香港致力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具体化为建立“全球的研发中心”。他指出,许多企业来港都不约而同希望在此建立研发中心,已凸显了本港在研发方面的人才、国际化优势,因此相信建立国际研发中心的目标是“最容易做到,也是一定要做到的。”

  而面对研发中心无法即时服务于GDP增长的质疑,孙东表示“这只是第一步”。他指出,研发中心成立后能吸引全球人才来港汇聚,进一步吸引企业来港,促进新的成果转化,相信基建做好后,后续衍生效益会很巨大,未来影响深远。

  觅AI产业人才 加快领域突破

  此外,孙东表示,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时,香港要利用本港所长服务国家,在创科重点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建立良好生态。谈到本港优势的生命健康科技领域,他以波士顿为例,波士顿的哈佛、MIT等优秀大学都有很好的创新科研转化体制,良好的行业生态是香港可以参考学习的模式。

  他指出,本港另一些重要领域,如人工智能(AI),虽起步较晚,但顶尖的科研能力已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差的是什么?是没有产业发展起来,在产业人才方面不足。”因此他相信,只要找好定位、看清方向,针对性加以发展就能有所突破。

  此外,孙东认为本港的创科发展亦要继续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香港如何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尤其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他举例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建立全球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香港应积极承担枢纽作用。

  孙东表示,未来会更谨慎确定下一步具体努力的路径,跟各部门多沟通、听取国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小心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根据香港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去做。”

  “只有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香港才能真正找准自己的定位,也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有进一步高速的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