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透视镜/走塑易,减废难?\蔡树文

2024-05-23 04: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港首阶段“走塑”昨日满月,环境及生态局走访全港超过7000间食肆,已有约七成转用非塑胶餐具,只有小部分仍在寻找合适的替代餐具供应商。

  环境及生态局表示,适应期只过了一个月,绝大部分市民逐渐适应和接受使用可重用餐具并养成“走塑”的习惯,形容情况令人鼓舞。

  食肆实现“走塑”,关键是有足够的非塑胶餐具作替代品,加上商户与顾客配合。尽管“走塑”初期,有顾客反映非塑胶餐具出现各种状况,但“走塑”一个月下来,情况已经有改善。

  实现食肆“走塑”,最重要是市民觉得虽然有些麻烦,但属于可以克服的不便,尽力配合。这说明港人通情达理,环保意识不差。至于走塑是否达到减废目的、是否真环保、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则是另一话题。

  有人认为“走塑”不等同环保减废,因为这类餐具原材料大多是植物,换言之,对大自然带来破坏。当市民购买外卖都使用自备餐具,才是真正环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