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中大与《国家地理》团队 南美发现新恐龙物种

2024-05-23 04:02: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大与《国家地理》探险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巴塔哥尼亚发现一种新的兽脚亚目恐龙Koleken inakayali。\图片来源:Gabriel Diaz Yantén(电脑绘图)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于昨日宣布,中大学者与《国家地理》探险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进行的一项田野调查中,突破性发现新的肉食性恐龙物种Koleken inakayali,证明恐龙时代末期的拉科洛尼亚有至少两种阿贝力龙物种生活,该发现将为晚白垩纪的恐龙研究提供新视角。

  属肉食性阿贝力龙科

  新发现的肉食性恐龙物种Koleken inakayali,属于阿贝力龙科,是独特的冈瓦纳恐龙群之一。该研究由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和《国家地理》探险家Diego Pol博士带领,团队在拥有6900万年历史的拉科洛尼亚地层持续勘探,最终发现这一新食肉恐龙物种。

  近40年前,现今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了一种头上带标志性双角的食肉牛龙,是其中一种肉食性的阿贝力龙科;于同一地层发现的Koleken inakayali,与食肉牛龙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体形较小和没有头骨角。

  研究团队以Koleken恐龙的部分骨架化石,包括几块头骨、一系列几乎完整的脊椎骨、一个完整的臀部、几块尾骨和几乎完整的腿,证明该物种的存在;该研究亦表明,至少有两个阿贝力龙物种生活于恐龙时代末期的拉科洛尼亚。

  凭借Koleken恐龙提供的新资讯,研究团队得以更新了阿贝力龙科动物及其近亲的演化树,并借此对恐龙骨骼的不同部分,随时间进化的速度进行新的分析。

  中大博士后研究员Baiano博士认为,Koleken恐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白垩纪晚期有多个阿贝力龙类物种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观点,以及阿贝力龙科在当时实际上是相当多样化的,这与有关其他恐龙类群的观点相反。

  该项研究结果作为威利.亨尼格学会的国际期刊《Cladistics》特刊《分析古生物学数据集》的封面文章发表,该特刊由文嘉棋博士、Diego Pol博士及其同事Santiago Catalano博士共同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