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DSE后日放榜,学友社昨日介绍选科秘诀及放榜辅导服务,让考生做好准备。\大公报记者赵之齐摄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将于本周三(7月17日)放榜。今年“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首次成为必修科,对大学联招(JUPAS)的计分方法及学生参考分数有所影响。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表示,许多院校计分模式由Best 6转为Best 5,去年各科收生分数参考作用或相对有限。为此,学生要善用大学提供的预计收生分数及计分工具等,或采用“除六乘五”的方式对以往的参考分数自行转换,在修改JUPAS排位时亦要“博前稳后”。
吴宝城预计,今年竞争情况与去年相若,学生考获最佳5科20分或以上,能在今年JUPAS获派位的机会非常高,不过仍需考虑学生的面试表现、各院校计分比重等。\大公报记者 赵之齐
首届开考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只用“达标”与“不达标”标示成绩,吴宝城指出,不少院校因应将计分方法由计算最佳六科(Best 6)改为计算最佳五科(Best 5)。学生可“除六乘五”进行计算,如将往年的24分转化为今年的20分,但认为参考过往收生成绩时不确定性会增加。
善用“预期分数” 助评估入学机会
对此,吴宝城强调,要善用大学提供的工具。如有些大学会给出expect score(预期分数),学生若发现其与自己的分数相同,则可以“博一下”;若expect score比自己的分数低几分,相信则较“稳阵”能进入,反之机会较少。有院校会公布reference score(参考分数),他提醒道,学生的分数比预估中位数略低一两分时,其实仍有入学机会。
有了基本判断后,他建议学生在填写Band A志愿时要“博前稳后”──把最想读的、但可能需要“博一下”的科目放在Band A的A1和A2,A3则要填写较“稳阵”能被录取的科目。
此外,学生可在放榜前根据自己预估的成绩范围,列出最理想和最差情况下的院校准备;须留意7月16日考评局的新闻发布会,相信其中报告的今年考生分数分布情况等资料,有助学生做选科抉择。
吴宝城指出,学生需要关注不同大学的计分方法,尤其对于重考的自修生,需要特别留意大学如何计算通识科等过往科目的分数。大学推出的弹性收生计划,让某一科目失手但整体成绩优异的学生亦有机会进入大学,因此,他呼吁学生不要只因某一科目的发挥失常便失去信心改选课程,可结合其余要求进行判断。
部分职训课程允许边学边做
吴宝城补充道,坊间有些职业培训课程,特别是护理、建筑、航运等较为缺人的行业,允许学生边学习边做工,可缓解部分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担忧。他表示,同学如未能入读心仪的公帑资助学士学位课程,还可选自资院校的学位及副学位课程、应用教育文凭、职训课程等,相信不同分数的学生都总有合适出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