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霍启刚建议香港善用大湾区互补优势,共同承办赛事,促进文体品牌输出国际。2025年全运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合办,图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善用湾区优势 打造文体品牌
多名港区代表委员表示,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过去从不缺席,将来还会参与更多、贡献更大。相信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香港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香港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国家发展战略。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表示,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论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大原则,阐明了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工作方法,为昂首阔步改革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更有信心和底气,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不懈努力。香港社会各界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历史机遇,实现香港发展新飞跃。
加强两地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表示,留意到三中全会公报中包含不少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等。他指出,特区政府聚焦的盛事经济,透过文体旅融合,吸引更多海外游客认识中国,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体育品牌输出国际的重要渠道。不过,香港面对硬件设施的限制,必须善用粤港澳大湾区9+2的互补,共同承办赛事,推动“一程多站”旅游,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作出贡献。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圣泼表示,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过去从不缺席,将来必定参与更多、贡献更大。在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系列经济、民生挑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秉持突破创新、融合发展的思维,突破种种固化藩篱,解决社会急难愁盼,全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贡献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卢业樑表示,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香港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香港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如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香港还可以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实现互利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吴静怡表示,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香港,应充分发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充分扮演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