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何文田太平道,有大树树根向行人路伸延并逼起路砖,行人经过若不小心,随时绊倒。
本港不少地方行人路旁有种植树木,绿化环境,亦为途人遮挡阳光;但另一边厢,大树树根四处伸延,令部分地面拱起,构成陷阱。大公报记者日前走访全港各区,发现不少日久失修的行人路,大树树根外露,迫爆路砖,令行人路凹凸不平,行人随时被绊倒,对老人家及行动不便人士更危险。
有树木专家直言这是树木错种的后果,除令行人路陷阱处处,更警告若遇上强风,大树随时被吹塌,造成人命伤亡。立法会议员直指于行人路植树欠缺规划,建议当局应尽早制定合适的政策,由挑选树苗至栽种及护养需有系统的规划。\大公报记者 余风、苏荣(文) 融媒组、卢刚昌(图) 余风、邓浩朗(视频)
各区行人路都有树根“迫爆”路面问题,影响行人。大公报记者日前行经何文田太平道,发现有多棵大树因生长空间不足,树根逼起路砖,部分地砖更松脱,留下大条隙缝,行人在崎岖不平的路面步行,稍有不慎随时绊倒。黄大仙富美街嘉强苑门外亦种有一棵大树,树根占据不少路面,令行人路隆起及收窄,只剩下仅够一部轮椅通过的空间;深水埗保安道街市对出的顺宁道亦有大树树根令路砖“谷起”,行人路多处高低不平,途人经过皆步步为营。
议员:应制定长远改善方案
来到香港岛,记者在柴湾怡顺街的休憩空间,发现多棵树木的树根与地砖争夺空间,令地面翘起;同区怡盛里的大树旁亦有隆起的石屎地面,并出现偌大的罅隙。
大公报记者日前亦走访上水、粉岭、大埔及沙田等地,发现行人路凹凸不平问题普遍。其中在上水智昌路公共图书馆旁的行人路,树根伸延至行人路令部分路段隆起,行人经过不平坦的行人路都要小心翼翼。另外,在港铁车公庙站近城门河附近一段行人路都种满了树,而树根在路砖下生长至地面,令整段约百米的行人路歪歪扭扭地翘起,而上址为区内居民散步及跑步的热点,人流频繁。大埔运头街亦有类似情况,市民都要避开不平地面通过。
路面不平问题困扰市民,满头白发的郑女士表示,各区均有路面不平的情况,而她亦曾被不平坦的行人路绊倒跌伤膝头;市民朱女士亦指曾被凹凸不平的路面绊倒而受伤。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轮椅人士反映及投诉行人路面不平。”关心肢体伤残人士需要的乐延协进社外务副主席苏永通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行人路凹凸不平的问题在旧区较常见,而这些地区长者及轮椅使用者较多,对他们而言甚为不便。他坦言若行人路因树根而拱起,部分轮椅甚至电动轮椅难以通过,无奈只能绕经马路。
路政署:安排尽快维修路面
“过往都有接获不少市民反映,这些问题各区均有发生。”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刘国勳表示,有关行人路上的大树存在历史因素,由于部分不适合迁移,随着树木越长越大,根部不断伸展“谷爆”地砖,行人路出现高低不平,相关部门需跟进处理。
路政署发言人表示,该署在2021、2022及2023年,分别接获5000多宗、4000多宗及6000多宗有关行人路路面不平或破损的投诉个案,而该署没有关于受有关情况影响的人数资料。发言人又指,就《大公报》反映近20处地点行人路路面不平的情况,该署已在较早前完成其中七个地点的路面维修工程,并已展开其中三个地点的维修工程。至于其他地点,该署已安排尽快维修或正与相关树木护养部门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