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纲要》)昨日公布,众多香港创科界人士表示支持。有机构建议,在该区域筹建中试基地,聚焦为本地和内地港商的转型革新,提供中试转化的支援服务。亦有大学表示亦计划将部分科研团队迁至该区域。
香港城市大学回应称,初步计划将部分科研团队,包括创新学院、数码医学研究院、旗舰创新创业HK Tech 300,以及香港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等,进驻河套合作香港园区,充分配合河套园区4大发展方向。
助力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表示,科大将全力支持河套香港园区发展,期望成为首批入驻机构,利用其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领域的科研优势作出贡献。她指出,《纲要》举措包括成立生命健康研发院和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协调两地临床试验以加速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等,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教授表示,《纲要》订立了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目标,这将有助加强香港与大湾区的科技融合,期待落马洲河套园区的建成和持续发展能够促进数据流通,提升科研人员的交流及合作,并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互补足,激励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进一步引领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
香港青年科学院院长岑浩璋教授表示,相信《纲要》所指示的方向和策略能促进科学家之间的跨地域合作,汇聚各方人力资源、知识和技术,推动区域的创新科技人才培育及优质基础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国际科研界的实力与影响力。
立法会议员黄锦辉指,虽然香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备受瞩目,但在产品从研发到投产的中试阶段仍有提升空间。而中试阶段通常需要较大的场地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因此他相信,香港园区的落实以及之后与深圳园区的合作将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短板,为之后创新科技项目的成功落地提供助力。
建议与新田科技城协同发展
厂商会会长卢金荣表示,河套香港园区与毗连的新田科技城是香港创科产业发展集群的枢纽,两者可发挥区域联动的效应,在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后,新田科技城在空间规划上应“对接”河套香港园区,协同发展。厂商会建议新田科技城可以筹建另一个以“产业培育型”为定位的中试基地,聚焦为本地和内地港商的转型革新,提供中试转化的支援服务,促进业界应用创新科技升级转型,借此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化及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双线”发展。\大公报记者 华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