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澳门回归25周年/“横琴+澳门” 丰富“一国两制”新示范

2024-12-20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经过三年的磨合运作,体制机制运行基本顺畅、渐入佳境。\新华社;下图: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由粤港两地携手建设。\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多位粤澳专家学者受访时表示,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三年多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也赋予了横琴粤澳深合区新的历史使命,对深合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深合区应该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李紫妍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广建表示,习主席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视察,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加快横琴发展的重视、对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视。他说:“重视横琴,也是重视澳门未来的发展,希望把横琴打造成‘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一个实验体。要让来自澳门、香港的民众和来自内地民众,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可以无障碍地融洽生活在一起。”

  增便利措施 吸引澳门居民

  涂广建认为,几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正是希望把横琴打造成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基地,利用其广阔的地域发展更多样的产业,能够让更多从事不同行业的澳门居民到这里找到自己的工作机会,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目前横琴的工作、居住环境都很有吸引力,已经布局了一些具规模的、可吸纳人才的产业,发展潜力很足。未来应该按照习主席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出台更多措施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果,来检验深合区开发建设的成效。

  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常务副主席姚育宾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视察中专门听取了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的情况介绍,对他们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做法表示肯定。这表明中央充分肯定横琴深合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和现代金融产业等“四新”产业的布局方向和建设成果。未来应该像习主席提出的那样,“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进一步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助力增强澳门的经济韧性和竞争力,为澳门打造全新的经济增长极。

  体制机制创新有成果

  对于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姚育宾认为,这几年横琴深合区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确取得了具有开创性与深远意义的成果。其中,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域划分和管理模式的局限,通过两地政府紧密合作,将澳门的制度优势与横琴的资源和发展潜力有机结合。“分线管理”制度极大地便利了国际贸易往来,推动琴澳两地的人员交流与融合;而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领域的协同探索,则助力横琴积极培育与澳门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横琴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与澳门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协同。而以横琴“澳门新街坊”等项目为代表的社区建设,有效破解澳门空间不足的难题,致力于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做到粤澳全面同频共振。

  姚育宾认为,未来深合区应该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建成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把琴澳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提供新的示范与借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