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澳门回归25周年/专访/港澳高校联手 发挥国际化优势贡献国家

2024-12-23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认为港澳高校加强合作,有利共同发展。右图: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视察澳门科技大学,并与研究人员和学生代表亲切交流,港澳教育界大受鼓舞。

  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期间,行程的首站是澳门科技大学,习主席与研究人员和学生代表亲切交流及对他们作出勉励,令澳科大以至港澳教育界大受鼓舞。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习主席鼓励改革创新,发挥好“一国两制”优势,他们会更努力更拚搏,用好国家支持的中葡合作平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机遇,加强与香港强强联手,与“一带一路”国家更多交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桥头堡,港澳合作,为大湾区培育及吸纳更多国际人才,为国家发展作出新贡献。\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文)黄洋港(图) 许棹杰、融媒组(视频)

  澳门科技大学21日上午举办了“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会”,师生畅谈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将主席的期望和勉励转化成拚搏奋进的强大动力。李行伟校长接受《大公报》专访指出,去年习主席回信祝贺“澳科一号”成功发射,大家十分激动,今次直接聆听主席教诲,更是倍受鼓舞,十分振奋。

  李行伟表示,习近平主席希望我们创新,“我们要打开思维,创新发展才可以帮到国家,主席希望我们从国家战略层面布局,而不是地区性,我觉得这十分重要,我们会依主席指示,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葡合作平台与横琴机遇是优势

  他开心表示昨日收到学生发来的微信,对国家主席亲临大学感到极大鼓舞,大家相信澳门明天会更好,“习主席鼓励改革创新,发挥好‘一国两制’优势,我们会更努力,拚搏拿出成绩来!”

  李行伟2020年12月出任澳科大校长前,是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他曾任港大副校长及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他认为港澳高校应该加强合作,发挥好国际化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我们(澳门)对内地了解,在高层次科研合作方面有丰富经验,配合国家发展这很重要,下一步是继续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认为香港国际化程度较高,澳门国际化尚有很多追赶空间,不过澳门有中葡网络,澳门的国际化是葡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网络。回归后高校的跨学科发展亦有特色,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内地顶尖学者、国家院士有长期及广泛的合作。李行伟指出,早在2005年澳科大参与嫦娥探月工程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澳科大成立“月球与行星科学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23年开展第五阶段建设;202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中国境外唯一一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2022年澳科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合作的研究所“大规模流行病智能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中心”等等。“虽然澳门细,如果政策对,方向对,会做得很成功,所以我认为澳门的优势是国家支持的中葡合作平台、横琴的机遇及与内地科学家多年的科研合作基础。”

  港澳在环境问题等有合作空间

  至于香港,李行伟指香港国际人才多,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富雄厚的科研实力,人才库体量大,尤其在生物医药,AI方面发展颇成功;香港Fintech已走在前面,财经系统香港累积很多经验,港澳强强联手,可为大湾区建设有更大贡献。他指出横琴有发展脑科学研究,汇聚来自上海及内地的精英,香港有很多高科技可以通过内地到横琴展示,港澳可以用政策鼓励在横琴organic“有机”合作:“港澳携手合作会有很多发展空间,例如环境问题,整个珠三角是联系的,有很多研究可以做。”

  李行伟表示,澳科大最近成立中药AI研究所,以RNA研究中药活性,获香港公司以2.5亿购买专利;澳科大与中大、港大有很多合作,包括临床测试项目,他展望有更多的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到应用,并期望以横琴平台,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突出中医药研究高质量发展。

  习主席对澳门提出要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李行伟透露下月13日澳科大将举办海岸生态管理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f coastal protection),届时会有包括香港在内的很多专家参加,促进人文交流。李行伟认为港澳加强合作,有利共同发展,为培育吸纳国际人才融入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