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马草垄将建议发展成住宅区,支援古洞北及河套区创科人才住屋及生活配套需要。下图为发展概念图。
发展局昨日公布新界北新市镇及马草垄发展建议,位于古洞北新发展区与河套区交汇点、总发展面积约52公顷的马草垄,定位支援古洞北及河套区创科人才住屋及生活配套需要,规划以私人住宅为主,料可提供约一万个单位,规模与沙田第一城相若,最快2027年动工、2034年有首批居民入伙。
政府表示,马草垄可考虑采用“片区开发”模式,借助市场力量加快发展。\大公报记者 郑文迪
新界北新市镇和马草垄同位于北部都会区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马草垄位于古洞北新发展区市中心以北,占地约55公顷,当中52公顷会用作发展,余下三公顷建议保留作“绿化地带”。马草垄的建议发展面积较环评报告涵盖的68公顷小,发展局发言人解释,政府内部讨论后认为可缩减发展面积,下调面积后,发展区避开了附近的湿地缓冲区及湿地保育区。
规模与沙田第一城相若
作为古洞北新发展区的延伸,政府建议马草垄规划为住宅新社区,主要提供私人住宅和休憩及配套设施,支援河套创科人才的住屋及生活配套的需要,亦与毗邻的古洞北休憩康体设施相辅相成。
发展局表示,马草垄料可提供9800至10700个新增住宅单位,规模与沙田第一城相若,可容纳约2.56万至2.8万新增人口。发展区部分土地已展开收地程序,最快2027年动工开展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2034年首批居民入伙。马草垄内有天然的马草垄溪,政府建议保留,并在两旁规划休憩用地,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自然绿廊,贯通古洞北的休憩用地至北面的蠔壳围湿地,创造蓝绿共融的生活环境。
涉及约100户需迁置
发展局发言人又提到,马草垄地区大部分土地属政府拥有,有三条非原居民乡村要迁置,涉及约100户,首批受工程影响的居民或作业者料2027年左右需要迁离,当局会尽量减少发展对居民的影响。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研究部联席主管叶文祺认为,马草垄的房屋规划定位合适,能为进驻河套区的高端科研人才,提供更多匹配的私人住宅生活配套,支援园区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