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同路舍”每日都会向无家者和长者派发三百至四百份饭,为他们送上寒冬里的一点温暖。\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天气寒冷,大公报记者昨日早上走访多区,见不少市民着羽绒上街,有学生携暖包御寒,有市民表示,会穿多些打底衫,尽量穿戴颈巾等保暖衣物。有非牟利组织昨日派发大约300至400份饭和热汤予无家者,有社企入冬以来每星期向基层约派出3000份饭,而冬至及早前较冷日子,亦有举办长者免费用餐日和派发羽绒的活动。
非牟利慈善机构“同路舍”社区联系总监刘紫莹昨日向《大公报》表示,近日因应天气转冷,团体的社区中心除维持每日向无家者派发300至400份饭之外,亦增加了冷帽、手套等御寒衣物的派发。同时透过健康讲座、职涯规划咨询等服务,期望帮助他们尽早重返社会。她说无家者的生活背景和精神需求各有差异,因此安排社工提供跟进服务,目前团队有近60名社工,平均每人要跟进十余人。
“北河同行”创办人陈灼明表示,今年入冬以来,平均每星期都会派出3000份免费餐。早前在冬至举办了“冬至长者日”,让65岁以上的长者可凭身份证免费用餐;上月中,他们将善长送来的保暖睡袋送赠予多区无家者,期望协助他们过冬。
寒冷天气下,长者求助情况上升,长者安居协会昨日表示,前日(9日)接获1861宗求助个案,较前一天(8日)急增近300宗,送院主要原因包括晕眩及跌倒。截至前日,近25000名用户已接收协会发出的寒冷天气语音提示及讯息推送通知,提醒注意保暖和家居安全。
大公报记者 刘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