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公报》近日出版新书《杏林春暖》,向读者呈现一段时间以来香港中医药发展的不平凡道路。/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从中华国粹到“抗疫生力军”、从1999年制定《中医药条例》到2024年设立“发展专员”,还有更多未来新动向……中医药近年在香港的发展令人鼓舞!《大公报》近日出版《杏林春暖》新书,呈现一段时间以来香港中医药发展的不平凡道路。
本港多位中医药界人士表示,更好推动中医药发展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传媒可以发挥更积极作用。他们指出,《中医药发展蓝图》及香港中医医院将于今年底先后公布及启用,香港中医药发展将迎来新里程,“期望《大公报》继续讲好中医药故事,把业界的声音更广泛传播开来,共同助力中华民族的瑰宝更加闪耀!”/大公报记者 义昊
全国政协常委、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主席高永文表示,以往本港中医药发展面对不少限制,例如临床研究设施不足、人才培训配套及专业发展存在局限;而在中药产业方面就面对标准不一、信息不全及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本港今年底将公布《中医药发展蓝图》,香港中医医院亦将启用,香港中医药发展将迎来转折点。特别期望《中医药发展蓝图》(《蓝图》)能够在中医诊疗及中西医协作上,建立完整的临床服务模式;同时为发展中医药“全产业链”、建立统一的检测和认证标准,以及扶植中医药科研机构等方面,勾勒出完整的发展方向,让香港真正有条件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窗口。他说,《杏林春暖》汇总了《大公报》过去不少关于中医药发展的访问及专题报道,深入探讨本港中医药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未来路向,为本港中医药的长远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蓝图》须平衡官产学研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李应生认为,香港中医药发展现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势头,随着中医药发展专员的履职、发展蓝图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年底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落成,香港正向一个新的里程碑进发。发展蓝图的订立,必须充分咨询官、产、学、研各个界别的意见和建议,平衡各方所需,了解市民所求,守正创新,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普及惠民。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作为超级联系人的持份者,业界当仁不让,必须讲好中医药故事。非常感谢《大公报》等传媒对最新中医药发展的报道,使外界加深对业界的认识。“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必须携手同心,各尽本分,中医药的发展定能屡创高峰。”
中医医院肩负培训科研使命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立法会议员陈永光指出,中医是香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致力将香港发展成为中医及中药国际化的桥头堡。《大公报》一直关注中医药发展,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好伙伴。《杏林春暖》这本书内容客观、全面、专业、深入,对促进香港中医药发展具积极意义,亦大大加强了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并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他说,今年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一年:首先,《中医药发展蓝图》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公布,这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的顶层设计,为香港中医药发展作好规划,全方位推动香港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市民期盼已久的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于今年年底分阶段启用。作为本地中医旗舰机构,香港中医医院将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并提升中医与相关的医疗和非医疗专业的协作水平,带领香港中医药服务由基层医疗迈进第二和第三层医疗服务,令中医药服务能更好地守护市民大众的健康。此外,香港中医医院还肩负中医药教学培训、创新科研等使命,对香港中医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