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网购宠物危机四伏 青年养蛇被咬险送命

2025-02-24 05:01: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有青年网购非本地毒蛇“素贞环蛇”后被咬伤,需入院进行急救。

  近年透过网上平台或社交媒体购买宠物成为新热潮,包括网购各类毒蛇等两栖动物,受到不少异宠迷的欢迎,但实则危机四伏。去年有青年网购内地新品种“素贞环蛇”,被咬中毒后,心脏、肝等多个器官受损,但因本地没有相应抗毒血清,难以尽快注射解毒,最后经五次全身“洗血”,才得以康复。专家指出,疫后网购动物个案增加,但本港很难找到非本地蛇的针对性血清,呼吁勿从不合法或不明渠道购买宠物饲养。\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去年首破5000宗创新高

  医管局香港中毒控制中心总监谢万里表示,近五年来,本港的中毒咨询服务量有上升趋势,去年是首次突破5000宗创新高。他认为,新冠疫情后,市民因难以出门而更多选择网购,包括网上购买药品、化学制品,甚至网购宠物都更容易,相信是中毒个案上升的原因之一。

  医管局数据显示,公立医院接获被非本地宠物蛇咬伤的个案,去年有五宗,当中三宗严重,2023年共10宗,当中三宗严重。该六宗严重个案,涉及来自北美洲的西部菱背响尾蛇、非洲的鳞树蝰、南欧的沙蝰,以及内地的莽山烙铁头、素贞环蛇、龟壳花。

  中心顾问医生王绍明表示,去年接获涉及网购宠物蛇个案,患者是青少年,上科学课而对蛇类感兴趣,去年以数百元,网购一条素贞环蛇作为宠物。去年七月,他因右手食指被蛇咬伤求诊,发现患持续性神经系统并发症,两小时内出现症状,眼睑近乎完全下垂、眼肌麻痹、持续流口水、全身肌肉无力,同时肝酵素升高、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症、心跳过速,显示多个器官受影响。

  王绍明称,素贞环蛇是2021年发现并确认的新物种,本港未有对应的抗蛇毒血清。该患者接受注射相似血清,但效果不明显,结果需进行五次俗称“洗血”的血浆置换治疗,插喉两星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在深切治疗部医治近一个月才出院。

  非本地毒蛇缺对应血清

  去年另一宗个案,涉及有“蛇中大熊猫”之称的莽山烙铁头蛇,该蛇据说黑市身价高达400万至500万人民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贵的毒蛇”。一名“蛇迷”被一条两公尺长的莽山烙铁头蛇咬伤,右手掌有两处牙印,并出现渐进性疼痛、肿胀,毒素并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患者整只右手麻痹,肿胀和瘀青延伸至上胸部。该蛇并非本地品种,本港没有针对性的抗蛇毒血清,患者需接受三次血浆置换,入住深切治疗部半个月后,才得以缓解。

  王绍明说,若是被本地毒蛇咬伤,医管局已储存各种不同的针对性血清,可以很快为患者注射治疗,但对非本地毒蛇,本港很大机会没有抗蛇毒血清可用,部分国家及地区亦可能因血清储存量太少,未必会出口相关抗蛇毒血清。他提醒市民,不应从网上或不明渠道随意购买毒蛇饲养,提高安全风险意识,紧记购买的宠物很可能引致中毒,随时带来生命危险。

  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营运总监杨翠珊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素贞环蛇若没有相关的入境文件而带来香港,一定是不合法。若涉及在本港买卖动物,出售者须有渔护署签发的有效动物售卖商牌照,但已列明不可出售毒蛇等危险的爬虫类动物。

  杨翠珊称,毒蛇的毒性有高有低,当蛇受惊或认为有食物味道时,就可能作出咬噬行为,故不建议市民饲养有毒的蛇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