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旧楼管理透视/“联厦联管”年中试行 旧楼居民期待

2025-03-12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联厦联管”试验计划将于上半年在深水埗、油尖旺等四区推行。图为深水埗一带旧楼。

  本港有多区旧楼因无管理而日久失修严重,政府计划在深水埗、油尖旺等四区推行“联厦联管”试验计划,最快6月实施,为期一年,先由非政府组织帮助三无大厦或旧式单幢楼成立法团,再聘用同一物管公司联合管理。

  大公报记者走访深水埗区,有逾60年楼龄旧楼法团主席表示,很多业主年事已高或不在香港,大厦遇到维修令时很难“夹钱”,而自己难以负担全部文书工作,期待在非政府组织支援下,各项管理都能更加规范,“最重要是出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处理。”\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文) 麦润田(图、摄录) 融媒组(制作)

  行政长官于去年施政报告提出,今年将会于选定小区推行“联厦联管”试验计划,安排同一物管公司联合管理邻近旧楼,令“三无大厦”和旧式楼宇能以相宜的费用获得基本管理服务。现时,民政事务总署已透过“大厦管理专业顾问服务计划”,委聘具有大厦管理或相关方面经验的社区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接触“三无大厦”业主,鼓励及协助他们成立法团。

  政府近日透露,“联厦联管”最快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已预留700万元推行,希望透过非政府组织联系业主,提供专业支援,包括协助召开业主大会、进行采购程序等,更好地管理大厦,并令管理费用更合理。

  受访业主:维修商议夹钱难

  大公报记者昨日走访深水埗一带旧楼,深水埗区议员李咏民表示,目前区内有合共约2000多幢旧式单幢楼宇,当中只有约900幢的业主有聘用管理公司,很多楼宇可能有法团但仍没有聘请管理公司,最常见的难题是联络业主,“很多人(业主)可能身在国外,由地产代理帮手收租,或者业主已经很大年纪,无法出来商议。”

  深水埗长沙湾道旧楼荣华楼的楼龄已超过60年,法团主席庞学成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每次遇到政府发出维修令时,最大问题是要联络所有业主一起商议“夹钱”。他说平日组织开会、处理维修等各类文件的文书工作,全由他一人处理,“其实不只维修,包括保安、清洁等都是问题,有时可能花了钱,但又做不到想要的效果,很难规范,期待日后有正规的管理公司统一管理,最重要的是出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处理。”

  共聘物管公司 摊分管理费

  李咏民说,深水埗区很多单幢楼宇因单位户数不多,可能只有十几户,而难以负担聘请管理公司的费用,相信在“联厦联管”计划推行后,几幢大厦共同摊分同一间管理公司的费用,能够以更合适的价格获得基本管理服务,“以前可能要每月每户几百元,如果聚集这么多业主一起摊分,管理费用或可低至只需几十元,改善了居住环境,大家都能够安居乐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