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有议员认为,取消冷冻卵子或精子等储存期限制,将有助改善本港生育率低的问题。
【大公报讯】记者赖振雄报道:本港不少女性因为事业或迟婚等原因冷藏卵子(俗称“雪卵”),政府建议,放宽冷冻卵子或精子等的储存期限,由现时最长可储存10年,改为取消储存期限制,昨日展开公众咨询。妇产科医生表示,若有关建议落实,相信“雪卵”人士将会增加,年龄层进一步下降,吸引海外人士来港接受服务。
现时正常生育能力人士自用“配子”,即是精子和卵子,最长可储存10年,或直至储存者年满55岁,胚胎只可最多储存10年。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议修例,不论储存者的性别、年龄、医学情况,一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储存期限制,咨询期至4月13日。
翻查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持牌中心储存的“配子”及胚胎的数目,胚胎有38029、卵子有20375、精液样本6916份。对比过去五年走势,“雪卵”升幅最明显,由2019年只有6532,短短五年间,升幅超过两倍。
有望吸引海外人士来港“雪卵”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林琳支持修例,认为可赋予女性更多的生育自主权,协助有意生育的女性及需要医学帮助的夫妇及早规划。更有望吸引更多海外人士来港“雪卵”,释放本地生育医疗产业的经济潜力。
新民党立法会议员陈家珮欢迎修例,相信可以改善本港生育率低的问题,由于不少港人可能到30岁中期以后才结婚生育,“雪卵”是其中一个帮助方法。
医卫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提醒,女性年岁愈大,生育能力会下降,并发症和风险也会提高。
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同时要求,持牌中心提供取卵手术的风险、推迟生育的社会影响等资讯,市民在无医学原因下,进行非必要及长期的配子或胚胎储存前,持牌中心应确保他们充分了解相关医疗风险。
妇产科医生陈亿仕表示,冷冻时间对于卵子质素并不构成影响,预期建议落实后“雪卵”人士将会增加,年龄层进一步下降。陈亿仕提醒,50岁后,高血压及糖尿病风险增加,即使届时提取的“雪卵”质素仍然良好,但怀孕仍然有一定风险。
近年不少艺人公开承认接受“雪卵”,34岁歌星王灏儿(JW)曾在社交平台公开完成“雪卵”疗程,10日合共注射21支排卵针。“雪卵”收费不便宜,疗程预算由9万至12万元不等,储存收费每年由10000至15000元不等。有私家医院提供套餐价,收费接近10万元,若连同取卵和冷藏等服务,合共20万元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