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寻乌县 为东江水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作为果业大县,果业是寻乌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为减少农业对东江源头的污染,县大力推动退果还林工程,将原本60万亩的果林减少至26亩,果农总体收入每年减少34亿元人民币。
为了保护东江水生态发展,寻乌县限制采伐,并极力推动树林种植。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超过82%。
每年投入7000万元,确保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对禁养区内环保不达标的10家规模养猪场、1114家规模以下养殖户进行全部关停整治。对2个县级和63个乡村饮用水源地开展了规范化整治,饮用水源地已全部划定保护区。
按行业组建了专业执法队伍,对全县生态环境状况开展全域排查,全面查清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东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锁定了废弃稀土矿山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污染修复治理等重点任务。
近三年累计投入6600万元,对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73条河流,实行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全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投入约6亿元推进水源保护区“两个半村”及太湖村整体搬迁工作,共易地移民搬迁765户共3363人,从根本上保障了源头区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建设了日处理1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2万吨的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了13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个城区乡镇纳入县城污水处理系统),62个村建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