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麒麟舞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右上图: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刘锦棠。右下图: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
【大公报讯】记者李清、刘毅报道: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942人,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自入选两位,分别是香港方面的刘锦棠和李耀辉,和澳门的飞文基和罗盛宗。香港特区政府对两位传承人获选表示祝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守护者、传递者。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的是保护重要知识和技艺的传承骨干,鼓励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促进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
特区政府昨日表示,因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邀请,就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推荐申报,特区政府经征询非遗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后,推荐一直致力推广和传承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的刘锦棠和黄大仙信俗的李耀辉博士。两个非遗项目在2014年分别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并于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香港特区政府对两位传承人获选表示祝贺,会继续致力保存和推广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鼓励民众参与,让香港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港澳特区入选名单中,刘锦棠现为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作为传统舞蹈类,2014年麒麟舞(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
李耀辉现为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作为民俗类,民间信俗(黄大仙信俗)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啬色园。
飞文基是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的创始人。土生土语话剧是澳门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它以葡萄牙语、马来语、粤语等多语种演绎,表现形式通俗、接地气,深受人们喜爱,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共融的体现,也成为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
罗盛宗是澳门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值理会会长。作为民俗类,民间信俗(澳门土地信俗)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澳门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值理会。
港非遗传承工作获肯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表示,香港的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体现国家对于香港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重视,给予认定,对于项目传承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荣耀,他们就更有责任去好好推广传承非遗项目。
郑培凯续表示,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不同于舞狮子,此前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黄大仙信俗更是在香港民间广为流传,如今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本身也体现国家对于香港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