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赖振雄报道:消费者委员会在今年首两个月内,接获94宗涉及教育服务的投诉,不少投诉个案涉及课程内容货不对办,或被额外推销其他产品服务。有投诉人花费48000元报读理财课程,广告标榜由星级导师传授“资产增值策略”,但实为推销报读者投资海外物业。
消委会表示,留意到社交媒体已成为业界常用宣传渠道,多以报读课程可享有“百分百退款保证”、“实证成功,保证回本”、“个人化一对一指导”或“即日报名可获限时优惠”等内容作招徕。
举例一宗投诉个案,投诉人斥资87000元学费,报读“社交媒体广告营商”线上课程,获承诺分10期缴付学费,每月课程成本8700元。课程顾问报称,曾有学员三个月内成功赚取100万元,即日报名更可享有“100%退款保证”。
“100%退款保证”不兑现
投诉人上课四个月后,需购买大量额外电子辅助工具,每月需额外投入约1400元成本,引用“100%退款保证”要求退款。惟该公司拒绝退款,在消委会介入后仍坚拒,消委会建议投诉人咨询法律意见。
另一宗个案,投诉人花费48000元报读理财课程,该公司标榜课程为学员进行“个人资产优化分析”,以及可与“星级导师”面对面请教投资心得,为其度身订造一套“资产增值策略”,实为建议投诉人自行投资海外物业,或支付10多万元由该公司代劳。投诉人要求退款,经过六个月仍未获实际回复,直至消委会介入,才获退回全额学费。
第三宗个案,投诉人获网友赠送免费电子学券,可用作参加五天“人生课程”,与课程负责人会面时,才知悉要求先缴7800元按金,对方承诺完成课程后会以支票形式退款,后来才发现属骗案。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选择进修课程时,应先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及安排,保持理性,避免不慎消费,甚至误堕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