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视神经脊髓炎协会期望,未来NMOSD能有更多新药及治疗方法。\大公报记者陆九如摄
【大公报讯】记者陆九如报道:眼矇、作呕、手脚麻痹乏力等症状,很多人视为小病,但可能与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有关,患者可能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失明、瘫痪甚至死亡。有年轻女性患者病发前健康良好,发病后的14年间,每隔两至三年复发一次,现时几近失明、下肢瘫痪。患者家属及关注团体促请政府设立视神经脊髓炎专门诊所,引入更多防复发新药,提升治疗效果。
罕见免疫病攻击中枢神经
NMOSD是一种罕见的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的视觉神经、脑脊髓神经及脑干等地方受损,甚至可能造成脑干受损;而神经系统一旦受损,基本上不能完全复原。
香港脑神经免疫学会副主席李志仁医生表示,NMOSD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刺痛、头晕、大小便困难及持续打嗝等。
李志仁指出,NMOSD是高复发性疾病,本港现有治疗中有三至五成患者复发,需要新治疗及早介入。
曾任杂志编辑的Peggy于2011年首次NMOSD病发,至今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姐姐Connie表示,自Peggy确诊患病后,已用尽香港可用的防复发药物,但仍未有效控制病情。Connie直言,家人对照顾妹妹均感到压力,而Peggy因控制病情需要一度需使用自费药物,经济负担很大。
香港视神经脊髓炎协会主席陈宝婷表示,现时已有新型生物制剂适用于NMOSD的预防性治疗,但所费不菲,以防止复发概率高达近100%的药物为例,每年需花费200至300万元港币。协会估计香港现时有约400名NMOSD患者,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新药被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提升治疗效果。
医务卫生局与医院管理局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政府将推行公营医疗服务收费改革,其中一个方向是优先资助一些急重、危疾病人,引导资源到有经济困难或需要昂贵治疗的病人身上,例如罕见病病人,确保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支援这些病人。
医管局会定期更新药物名册,会继续密切留意医疗和科研实证的最新发展,听取病人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检讨药物名册和安全网的涵盖范围,确保公共资源运用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