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将军澳137区填海环评有条件通过

2025-04-08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将军澳137区及132区填海合共40公顷,分别作新住宅区及安置多项公共设施。图为电脑模拟效果。

  【大公报讯】记者郑文迪报道:将军澳日出康城以南的137区,计划填海发展成容纳逾13万人的社区,环境咨询委员会昨日有条件通过137区及相关填海用地发展的环评报告,并提出三项条件及五项建议,包括须先提交珊瑚移植及优化计划予环保署审批,以及成立社区联络小组处理环境问题的沟通及查询等。

  环谘会提3条件5建议

  政府计划在将军澳137区及132区填海合共40公顷,分别作新住宅区以及安置多项公共设施。环谘会环境影响评估小组上月开会,一致同意有条件通过项目的环评报告,并提出三项条件及五项建议;环谘会昨日开会后同意环评小组的建议。

  环谘会要求项目须符合三个条件,包括倡议人必须在海事工程开始前至少三个月,向环保署提交珊瑚移植及优化计划,包括珊瑚施工调查结果、移植方法、接收地点及适合度等;在砍伐树木相关工程开展前至少一个月,向环保署提交树木管理及优化计划;建立社区联络小组,处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环境问题查询等。

  至于五项建议,包括探讨采用非直线式生态海堤设计的可行性,为海洋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地;在技术及经济可行下,探讨使用低碳排放的建筑方法及物料,减少项目碳排放;海堤设计须考虑气候应变,防止项目发展受到水氾滥影响;考虑进行绿化时,种植原生植物,以提升生态连通性,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在施工和营办阶段加强减废、废物重用和回收。

  会上,有委员要求项目倡议人使用新技术,将珊瑚切碎后移植,以保育濒危珊瑚品种;亦有委员担心珊瑚移植过程困难,提出将珊瑚保留于适合生长的环境。

  环谘会副主席梁美仪会后补充,中文大学的崔佩怡博士成功利用细微切割技术,将台风下打碎了形成的珊瑚碎片用人工繁殖方式变得手掌般大再放出海洋,存活率逾九成,可用于不同珊瑚品种;至于珊瑚能否移动,要视乎健康状况,若珊瑚状况良好,基石直径不足半米,就可安全移植,否则要再次繁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