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香港特区政府七大策略应对美关税霸凌

2025-04-09 05:01:23大公报 作者:龚学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特区政府在七方面加大力量,应对美国滥施关税。右图: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会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吸引世界各地来港进行贸易和投资,享受香港机遇、中国机遇。

  美国近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美国做法霸凌野蛮,损害全球贸易,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化进程,为世界带来极大风险。

  李家超强调,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制订政策都以巩固优势、把握机遇和防范及化解风险为原则,实践证明这方面的策略是正确的。面对美国滥施关税,香港特区政府会在七方面加大力量应对。

  上星期美国宣布对若干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向香港产品加征34%关税,连同早前宣布的20%关税,累计征收54%关税。这次滥施关税影响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税率加幅巨大、涵盖商品范围广泛。李家超表示,其做法破坏全球消费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小企、跨境电商及配套产业链造成不利影响,全球供应链受扰乱,影响国际贸易及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或引发贸易萎缩。

  李家超说,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的国际自由港,转口贸易和物流业会面对压力。对外贸易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及跨境电商等,短期内无可避免受到影响。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引用数据指,有分析估计,未来两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至少会下跌两成。2024年香港产品出口到美国的货值,占香港总出口总值仅0.1%,美国在香港整体货物出口的市场占比,已由2018年的8.6%缩减至去年的6.5%;相反,东盟市场份额由7.4%上升至8.7%,在2019年超越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货物出口市场。

  李家超表示,应对美国关税,特区政府从七方面制定策略。一是全面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我们会进一步扩大香港经贸的“朋友圈”,并且会和更多国家及经济体签订自贸协定;三是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经济模式;四是加大发展科技创新,吸纳高端人才;五是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六是把握好多国需要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七是继续为业界提供支援,协助企业应对挑战。

  李家超指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同时具有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自由贸易是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会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资金及资产等自由流动,吸引世界各地来香港进行贸易和投资。

  对美所谓“制裁” 嗤之以鼻

  此外,美国国务院3月31日发表所谓的《香港政策法报告》,并对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区政府相关官员实施“制裁”。李家超对美国的霸凌式制裁表示强烈谴责,嗤之以鼻,他认为,美方的行为是想恫吓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人员,肆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属违反国际法及国际惯例,再次显示美国霸权主义下的野蛮。

  李家超说,特区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亦有责任向曾经干犯国家安全罪行的人士追责,无论他们去到哪个地方。面对美国肆意抹黑特区政府依法打击追究破坏国家安全的分子,特区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及谴责,特区政府会无畏无惧地履行这个光荣的使命,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力保障各人员的合法权益。每次这样的制裁,只会更加坚定香港的信心。

  特区政府7大应对策略

  1.全面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要更积极对接国家大市场优势的强大内需,加强和不同省市拓展产品内销

  •利用好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优惠待遇,吸引更多外国企业进驻香港,助力其进入内地市场

  2.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区域内贸易可以做大做深做广,抵销美国贸易减少,要进一步扩大香港经贸“朋友圈”,包括东盟、中东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等

  •与更多国家及经济体签订自贸协定

  •争取尽快加入RCEP,深化区域合作

  •计划在马来西亚及沙特阿拉伯开设经贸办。投资推广署和香港贸易发展局亦分别在埃及开罗、土耳其伊兹密尔和柬埔寨设立办事处,积极开拓经贸新蓝海

  3.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

  •推进建构高增值产业链服务中心,数字贸易和总部经济发展

  •把握好全球供应链迁移以及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趋势

  4.加大发展科技创新,吸纳高端人才,提升生产力和效率,进一步加强香港竞争力

  •全力发展香港创科中心,加快河套及新田科技城建设,继续抢人才,引进更多重点企业

  5.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开拓新的资金来源、资金通道

  •特区政府官员多次访问新兴市场,建立新伙伴

  •近两年港交所海外认可证券交易所数目增加三分之一

  6.把握多国需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

  •香港资产避险方面有无可替代优势,包括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等

  7.继续为业界提供支援,协助企业应对挑战

  •透过金管局协调银行间为企业资金周转,透过出口信用保险局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支援,透过“BUD专项基金”支持香港企业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新市场

  •推出资助计划支持企业加快数码转型,把握电商机遇

  •协助企业更好掌握市场资源,做好风险管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