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随意点击可疑短讯、电邮或网页内的超连结,以进入任何网站或下载附件;
•切勿在不明来历的应用程式或网站输入个人资料、信用卡号码、安全码及一次性密码;
•切勿轻易相信初相识的网友,时刻采取审慎态度,提高警觉;
•骗徒可利用人工智能深伪技术换脸及换声假扮名人、政要或企业领袖来发布虚假资讯进行投资诈骗,市民可观察影片中人物的眨眼频率、嘴型与声音同步度,或要求对方在镜头前做特定动作(如挥手),若反应不自然可能是伪造;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密码、住址及财务状况等;
•切勿出售或租借户口予他人,一旦“傀儡户口”被操控收取骗款或其他犯罪得益,会触犯洗黑钱罪;
•使用“防骗视伏器”网站或“防骗视伏App”手机应用程式,查核可疑电话号码、网址或收款账号等;如有怀疑应致电“防骗易热线18222”查询。
大公报记者 古倬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