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成员访问香港。\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郭木又摄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代表团于本月23日至24日访问香港。代表团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和其他主要机构代表会面交流,并参观超级一号货站和立法会。多位代表团成员表示,此行对香港的创新能力留下深刻印象;又认为香港法治基础与独立司法体系是吸引外资的关键。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昨日傍晚设宴款待大家。特派员崔建春在晚宴上致辞表示,此次访问是东盟深入了解香港的好机会,他期待代表团通过行程“爱上香港”,希望东盟国家深化与香港合作,共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机遇,开创互利共赢新格局。\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胡恬恬
本次代表团由中国驻东盟大使、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席侯艳琪,以及马来西亚常驻东盟代表(大使)、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席萨拉.阿尔.巴克里.德瓦达森共同率领。成员包括柬埔寨、印尼、新加坡、泰国、越南、东帝汶、老挝、菲律宾、文莱等东盟成员国常驻代表,以及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等十多位高级官员。
崔建春:港可提供高效融资平台
代表团于23日抵港后,先参观“超级一号货站”,深入了解香港作为全球物流枢纽的运作效率。昨日行程包括与署理行政长官林定国会面,以及与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会面,探讨香港物流发展策略,如智慧港口建设、大湾区跨境货运整合;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金融管理局及香港交易所代表会面,了解金融科技创新及绿色金融发展;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贸易发展局探讨数码贸易与中小企业合作机制等;参访立法会,了解立法机构职能,并就区域法律协调交换意见。
代表团昨日傍晚出席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所设的款待晚宴,崔建春致辞时,开篇即点明“一国两制”是香港长期繁荣的核心保障。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时有误解,但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维护国家主权,又保留香港特色,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树立典范。
他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东盟国家发展亟需要资金,而香港股市、债市及风险管理工具可提供高效融资平台。他举例,香港金融市场规模全球第三,仅次纽约与伦敦,未来将强化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支持东盟基建与中小企业发展。
东盟伙伴共同反对贸易霸凌
“香港深水港与航空货运量国际领先,超级一号货站运作效率更是业界标杆。”崔建春指出,香港可与东盟港口共建智慧物流网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供应链整合,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此外,他还提到香港的零关税优势,但美国对香港施加145%的不合理关税,亟需东盟伙伴共同反对贸易霸凌。
崔建春特别提到香港的“国际人才枢纽”角色。他说,逾30万印尼籍与20万菲律宾籍人士在港生活,东盟学生赴港留学人数逐年增长,这些纽带为区域合作奠定人文基础。他并透露,中央正在完善机制,推动香港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透过10个东盟驻港总领馆深化政策协调等。
谈到香港与东盟的合作,他列举了多项成果,包括双方已签署自由贸易与投资协定,8个东盟国家开通直航香港航班,去年东盟更成为香港第三大外资来源地。“香港不仅是‘超级联系人’,更是‘超级增值人’,未来可在大湾区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与东盟探索新模式。”
“从金融创新到人文交流,香港的经验值得共享。”崔建春说。他期待代表团通过行程“爱上香港”:“香港的繁荣关乎所有人利益,我们将全力支持东盟与香港合作,为区域和平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