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红磡海滨新地标构想图
红磡拟打造维港海滨新地标,发展局建议重新规划红磡站周边和海滨一带用地,在红馆以南发展大型综合商住项目,包括兴建楼高230米的地标性大楼,在顶楼提供餐饮、观景台,以及滑索等刺激娱乐设施;在红磡前码头附近兴建世界级游艇停泊设施,预计最快十年内完成首期发展。
发展局预计,整体规划造价近200亿元,将采用类似片区的模式发展,由市场主导,强调工程期间不会影响红磡站和红馆营运。\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发展局昨日公布红磡海滨一带用地的新规划建议,称红磡站周边及海滨用地地理位置优越,坐拥维港景致,希望善用毗邻用地的水体,并汇聚餐饮零售、休闲娱乐、游艇旅游和亲水元素,未来发展成为另一景点并增强香港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根据发展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未来海滨将兴建一座商住混合用途新地标建筑物,预计约为230米高,约50层楼,将是整个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下层为住宅用途,最高层数将开放给公众,户外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独特并刺激吸引的休闲娱乐设施,例如空中步道/滑梯/滑索、观景台等,并配以高空室内餐饮体验,让旅客和市民能以崭新角度和高度欣赏维港。
近海打卡位 料明年首季开放
为打造具吸引力的海滨新地标,发展局建议在前码头用地,发展具标志性的综合娱乐商业设施,预计设施将是低矮低密度建筑,并采用阶梯式建筑物轮廓,高度由北至南朝海旁方向逐步递减,顶层可设置户外露天餐厅及公共空间,用地最南端将发展成为打卡和活动广场。
发展局发言人表示,前码头部分工程将在两个月内开始,目标在明年首季完成路面部分后,就可开放给公众,作为短期休憩用地,使用至2028年,让市民“打卡”并欣赏270度维港景色及香港岛的天际线,亦可成为另一欣赏维港烟花的好去处,未来将发展成海滨广场,提供商业设施。
为推动游艇旅游,发展局建议打造维港内世界级游艇停泊设施,未来将邀请私人机构在前码头用地以西的水体,建设营运游艇停泊设施,预计可容纳最多约200艘游艇,再辅以岸上的零售、餐饮及娱乐设施,应可吸引高消费旅客群到访。
发展局亦建议在部分临海地带作住宅发展,预计可合共提供约1300个私人住宅单位;红磡站附近亦将兴建两幢酒店及其他商业大楼,预计可合共提供约4830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让到访红磡的旅客在住宿上有更多选择。
造价近200亿 拟采片区开发
发展局发言人表示,项目建筑费用初步估算约100至200亿元,政府负责短期工程,预计花费几千万元,长远发展则将采用类似片区开发的模式,倾向由市场主导。局方预计,整体项目将分阶段推进,2024年下半年开展法定程序,料十年内完成第一期发展,包括海滨临海设施、行人板道、游艇会设施等。
立法会议员李慧琼表示,对于当局提出打造红磡新海滨的方向表示支持及认同,由于方案涉及范围较大,须充分考虑不同持份者意见。她建议当局在首阶段尽快开放海滨用地予市民使用,带动区内经济及旅游业的增长,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地位。
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表示支持有关建议的发展方向,当中特别指出时现时启德体育园开幕,创造有利条件令有关政策局探讨更新现时红磡体育馆及周边配套的情况,相信有助将当区打造成新游游景点,以至为流行文化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硬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