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各界:有外媒颠倒是非抹黑香港 “新闻自由有界线 任何人不得凌驾法律”

2025-05-03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新闻自由在安全、稳定、法治的保障下,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香港外国记者会(FCC)以及无国界记者组织(RSF)近日大肆抹黑香港新闻自由。本港政界及传媒业界同声谴责这些组织经常借所谓“新闻自由”搞抹黑攻击,罔顾事实,颠倒是非。

  事实上,有民调显示,逾六成市民认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得以由乱到治,社会重回正轨,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受访者指出,“新闻自由是有界线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驾法律,包括传媒和记者。”\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工联会理事长黄国谴责相关组织借“新闻自由”之名抹黑香港国安法。他指出,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必然受到法律与秩序的规范,必须在维护国安与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寻求平衡。他表示,过去一段时期,某些媒体背离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公然滥用新闻自由的名义,透过炮制虚假资讯、煽动对立情绪等手段,蓄意制造社会动荡。更令人警惕的是,这些势力勾连外部反华势力,妄图透过传播“港独”思想、美化暴力行径等方式,动摇国家主权根基,甚至企图在香港策划“颜色革命”。

  黄国强调,“新闻自由并不等于可以胡作非为”。在“一国两制”架构下,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新闻自由,但这些自由必须限定在宪法和基本法的框架内,必须以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前提。那些配合美西方反华势力的组织,长期以来戴着“双重标准”的有色眼镜,对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举措横加指责,却对自身国家限制新闻自由的事实选择性失明。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将新闻自由工具化、政治化,试图透过制造舆论混乱破坏香港繁荣稳定,进而遏止中国发展进程。这种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地区和平的行径,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其霸权本质。

  美西方媒体对港存主观偏差

  港岛东立法会议员梁熙指出,一直以来,许多美西方媒体对香港的报道存有“主观的偏差”,专用有色眼镜看待香港,只有不利香港的消息才能进入他们的报道视角,对香港的发展成就视而不见,企图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

  梁熙指出,香港新闻界大部分从业者是专业且敬业的,为社会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但过去有某些传媒被外部势力操控,沦为反中乱港的工作。他强调,任何媒体也需要在合法的框架下工作,决不能凌驾法律作出抹黑甚至挑动社会矛盾的情况。毕竟新闻自由有其界线,不能以此挑战法律的底线。梁熙又说,最讽刺的是,美国最近就拒绝一名坚持使用“墨西哥湾”名称报道的记者进入白宫采访,相关组织却对此视而不见,所谓的公信力可见一斑。

  外媒仅访问69人 毫无代表性

  对于香港外国记者会就2025年新闻自由进行调查,声称其会员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感到担忧。而该调查仅仅只有69名受访者。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主席高松杰强烈质疑:“如此少的样本数量,其调查结果根本毫无科学性和代表性。”他指出,FCC企图利用这份明显有缺陷的调查来误导公众对香港新闻自由的判断,其背后动机实在令人质疑。

  高松杰指出,我们一班自媒体人都懂得,新闻自由从来都是有边界的,绝不是无底线的。任何自由都不能违背法律,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香港,有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记者,过去曾在反中乱港活动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炮制假新闻、煽动仇恨、扰乱社会秩序,这些行为严重背离新闻职业操守和法律底线,根本不是真正的新闻自由。如今香港拨乱反正,新闻行业回归正轨,那些企图借“新闻自由”之名行违法之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事实上,根据紫荆研究院在2月的民调,透过音频电话随机抽样成功访问了1014名18岁或以上香港市民。当中逾六成市民认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有82%市民认同传媒工作者不能凌驾法律之上。高松杰表示,由民调可见,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不但没有损害新闻自由,反而是对新闻自由的有力保障。香港国安法明确规定,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包括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在内的各项权利。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首席副主席陈志豪表示,作为时事评论员,他清楚感受到香港的舆论环境十分多元和开放。“很多议题都能够透过媒体作出深度的评论与剖析,媒体上亦经常会有反映社会实况的报道,以及反映市民对政府施政的意见。”因此,陈志豪对部分境外传媒组织大肆抹黑香港的新闻自由环境表示完全不能同意。他解释,依据联合国《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言论自由是不能触犯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两条红线的,这个原则当然也适用于香港。他强调,因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而对言论自由的行使作出规范,绝不等同于香港的新闻自由倒退。他批评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无端指摘,是经不起事实考验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