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仁滙医务疑结业 政府跨部门小组跟进

2025-05-03 05:01: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仁滙医务在尖沙咀的诊所昨日重门深锁,门外遗下一箱货物无人认领。\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大公报讯】记者王亚毛报道:日前,提供多款疫苗接种套餐的仁滙医务集团被传怀疑结业,昨日(5月2日)有多名内地苦主,来到诊所门外才发现未开门营业,有人曾购买近9000元的幼儿疫苗套餐,担心如何接种余下疫苗。政府公布截至昨午4时,海关和警方共接获312宗相关举报,消委会则接获157宗相关投诉,涉及金额共约100.6万元。政府表示,已成立跨部门专责小组,务求尽快处理有关个案,并为涉事市民提供协助。卫生署会向受事件影响的儿童按照“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的一贯安排,接种余下所需的疫苗,并向合资格儿童提供免费服务。

  仁滙医务集团官网显示,其共有尖沙咀、沙田两间门店。4月30日时,网络传出仁滙暂停营业的消息。到昨日上午,不少市民及内地顾客根据预约时间来到尖沙咀门店,发现未有开门营业,致电又无人接听,手机聊天群组亦没有回复;而位于沙田的分店,部分地方有亮灯,但无人应门。记者昨日下午尝试拨打官网电话,无人接听。

  有苦主表示,约两个多月前购买仁滙近9000元的幼儿疫苗接种套餐,及后从其他渠道得知,仁滙疫苗中心护士称公司已于4月30日结业,理由是经济环境欠佳,无法继续经营。

  不少苦主因仁滙医务集团暂停营业,担心未能完成疫苗接种。家庭医生林永和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香港注册的婴儿疫苗,基本上很多医院都有提供,货源充足,“隻隻都可以揾到”,许多疫苗即使不是同一药厂,接种上可以延续下去,故家长毋须担心。他认为,家长最好能够带齐疫苗接种纪录或针盒,医生可以与家长讨论接种的效果,最重要是完成疗程。

  警方海关接312宗举报

  政府昨晚表示,海关正积极了解事件,截至昨日下午四时,海关和警方共接获312宗相关举报,而消委会则接获157宗相关投诉。政府已成立跨部门专责小组,务求尽快处理有关个案,并为涉事市民提供协助。跨部门专责小组由保安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海关、香港警务处、卫生署及消费者委员会代表组成。卫生署发言人回应证实,仁滙医务集团并非《私营医疗机构条例》下的持牌处所。

  消委会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就仁滙医务集团怀疑结业事件深表关注,并已尝试联络有关商户跟进事件,及促请商户尽快交代业务情况和后续安排。截至昨日下午4时,消委会共接获157宗有关该医务集团怀疑结业的投诉,涉及金额合共港币1006251元。

  就仁滙医务集团强积金供款情况,积金局回应表示,集团未有为3名员工缴交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的强积金供款及附加费,涉及金额约11800元。积金局又指,仁滙医务集团已缴交2025年3月份的强积金供款。至于2025年4月份的强积金供款,有关供款日为2025年5月12日,局方会继续密切监察有关强积金供款情况及采取适当的行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