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菁英会昨日于数码港举办主题为“AI赋能青年:学习与职业规划新时代”的“五四青年论坛”。论坛设有专题演讲环节及分享论坛。
新青年新使命。今日是五四青年节,为助力香港青年把握AI浪潮所带来的机遇,香港菁英会昨日于数码港举办主题为“AI赋能青年:学习与职业规划新时代”的“五四青年论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香港菁英会主席林智彬等人出席论坛。陈晓峰认为,随着AI发展不断重塑职场版图,未来的个人核心能力将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包括判断力、创新思维与跨领域协作能力。\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论坛专题演讲环节由百度智能云港澳地区总经理史巍,以及腾讯云开发者中心模型负责人章文俊主讲AI技术的发展趋势,另有两场分享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促进学习效能”及“人工智能重塑职场与职业生涯”两大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上,林智彬表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青年人才的历史使命。本港青年要清楚了解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当中包括主动把握“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带来的新机遇,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等。
将AI视为提升效率工具
史巍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不应该局限在听、说、读、写的方向,而应该更多专注于应用领域,将人们从更精密、更危险、更琐碎、更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身处的并不只是AI的时代,而是全产业AI化的时代。”章文俊则认为,大型模型能力快速提升以及推算成本下降,促进了AI应用的蓬勃发展。身处AI时代,人们应该主动拥抱转变,将AI视为提升效率的工具,通过终身学习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同场教育界人士则关注将AI融入日常教学的实际应用。城大协理学务副校长(数字教育)张泽松指城大新创立计算学院、创新学院、香港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将携手学术与业界伙伴,推动AI前沿科研,同时积极将AI应用于教学。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助理校长何嘉琪表示,校本生成式AI课程融合STEAM教育精神,学生以AI作为社会服务工具,协助区内长者接触科技,实践STEAM与关怀并重的教育理念。
促进教学成效和教育共融
数码港智慧生活组总监蔡伟杰说,未来教育不再仅是课堂教学,而是利用人工智能运算学习历程数据、即时生成互动学习内容、成效分析来驱动个人化学习,大幅提升教与学成效和教育共融。香港教育城服务总监何仕明认为,人工智能有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能提升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