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研究团队走访广州、深圳、佛山等大湾区6个内地城市的13间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分析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实际情况。左图: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与团结香港基金发表联合研究报告,就香港青年于大湾区创业的挑战提出10项政策建议。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与团结香港基金昨日联合发表《香港青年湾区创业基地调研》研究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基地所提供的基础服务较完善,但在资源对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续性方面有待提升,故针对性提出10项建议,如建立双创基地的互推互认机制,从而推动资源共享、简化创业流程等,冀优化港青在湾区内地城市创业支援体系。\大公报记者 义昊
在加强资源对接方面,报告提出,要推动“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在香港成立服务中心、建立两地双创基地互推互认机制、为双创基地初创企业搭建对接平台配对公私营机构业务需求、现有基础上搭建联盟企业成果线上展示平台、将基地纳入内地公营机构合作创新采购方式试点。
设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
在提升孵化能力方面,报告建议扩大企业跨境征信合作范围、允许港青港企透过入园授信申请贷款,以及建立针对香港青年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
在增加可持续性方面,报告认为要建立制度为私营双创基地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港青双创基地宣传能力,如由省人社厅牵头协调基地的宣传工作、协助建立官网;由香港民青局协助基地在港宣传、完善联盟专页信息,并通过“HKYouth+”青年手机应用程式发布资讯。
突破资金市场资讯瓶颈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表示,今次提出的十大措施旨在加强两地在创业政策方面的合作,如建立双创基地的互推互认机制,从而推动资源共享、简化创业流程,并培育更多跨境创业项目。她相信,通过政策创新和区域合作,能为香港青年创造更有利的创业环境,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梦想。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黄冰芬强调,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是口号,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创业是实现梦想的理想出路,尤其现时国家大力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在时机上港青到大湾区创业是十分吸引的。她希望建议能进一步助力港青突破资金、市场、资讯瓶颈,让湾区成为港青创新创业的黄金梦工场。
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郭凯杰表示,希望这些措施能为香港青年点亮希望,让他们在湾区的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