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逐步建立/由零开始 协作机制发展廿多年

2025-05-05 05:01: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灵实医院率先实践中西医协作服务。

  香港的中西医协作机制经历了多年的酝酿与发展,逐渐形成如今的格局。1999年,《中医药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并获通过,基本确立了香港中医药规管法定架构,同年成立的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负责规管中医注册、考核、持续进修、纪律等事宜,为中医药在香港的正规化发展奠定基础。

沙士促使中西医合作

  2003年沙士爆发,成为中西医合作的重要契机。医院管理局从广东邀请两名中医专家来港为病人治病,研究中西医混合疗法,香港中医药界也组成抗炎行动小组,推动了香港中西医合作新机制的建立。

  2013年,由各相关界别代表组成的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成立,为政府提供中医药发展建议。在其建议下,医管局开始在公立医院开展中西医协作诊疗服务。2014年,医管局在公营医院住院部开展“中西医协作项目”先导计划,初期为三类特定病患提供服务,包括中风、癌症纾缓、肌肉及骨骼痛症,旨在探索中西医在临床服务中的有效合作模式。

  其后,中西医协作项目不断拓展。2023年度起,将中医复康加入“中风治疗”临床框架、在日间化疗中心开展全新的“癌症治疗”先导项目,并持续探讨把中西医协作推展至更多新病种。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扩展中西医协作服务至“呼吸科疾病”、“膝骨关节炎”等中医优势病种,并逐步推展“癌症治疗”至所有医院联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