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出售港口经营权一事,直接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开明确表示会就交易的合法性展开调查。过去常常听闻长和决策人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座右铭,要知道违背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财,就是最大的不义之财。因此,奉劝有关当事人,能够以民族大义为立世之本,以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为经世之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背靠祖国,依靠国家,维护国家发展利益,谋划企业发展之路,谋求企业君子之财。倘若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不仅富贵“如浮云”,任谁都可以想得到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透过基金会搞所谓慈善活动
企图洗白交易
《大公报》刊发文章狠批长和拟出售旗下43个全球码头近个半月,长和方面既没公开回应事件,也没公开认错或撤回相关方案,反而接连透过旗下基金会搞所谓慈善活动,还试图透过公关淡化、洗白事件。近日更有传闻指,长和拟分拆相关43个港口,试图避重就轻,规避国家监管。当此时刻,各界敦促长和决策人能够深刻反省,以港商本该具有的铮铮爱国风骨,不跪不舔、不退不让,与国家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大义凛然地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断然撤回或叫停、取消相关交易,做出清醒理智、正确的抉择。
据《香港文汇报》近日引述法律界人士分析指,有关交易不仅涉及反垄断审查,更可能逾越国家安全底线,相信国家会有很多保障国家安全的硬手段可以处理,涉事企业需审慎评估相关法律风险,避免让自身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毫无疑问,港口交易不只涉及码头,还影响着国家造船、航运和国际贸易等产业的发展。巴拿马港口若被正图谋绞杀围堵中国和平崛起的美国当局所掌控,一来,经由该港口的所有中国货物、中国货轮或中国制造的船只都有可能置于美国当局的敲诈勒索监控之下;二来,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细项分类极有可能被美国当局通过大数据精准掌握,并对中国制造业实施精准打击;三来,对中国正在布局的“一带一路”发展蓝图驱动的新兴市场实现封围。长远而言,还会对中国致力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造成破坏,从而严重威胁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和出售港口资产显然并非“在商言商”这么简单,贝莱德集团高层早前就相关交易多次进出白宫,显然在向全球表明此番交易背后牵扯的重大国家利益。
交易须面对反垄断审查
属国际惯常做法
从法律层面看,长和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已经把这笔交易定为“重大交易”,显示该交易对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有实质影响,须受到多方面严格监管。根据香港《上市规则》,这种交易必须公开揭露,还要股东表决,更何况这涉及跨国基础设施转让,以及经营集中形成的必然的垄断可能。正因如此,是项交易必然要面对多国的反垄断和安全审查,而这也是国际惯常做法。国家有关部门对此表达的明确态度,亦完全是依照国际惯例行事。举例来说,美国于2018年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远海运收购长滩港;荷兰于2022年以战略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企业入股鹿特丹港。此外,欧盟有《外资审查框架条例》,德、法、意等国也可直接否决敏感交易等,可以肯定的说,无一国不会规管重要战略资产外流。
客观来讲,巴拿马政府当年将港口经营权批予长和,看中的显然是长和背后──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的高速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求长和处理相关资产时必须以中国国家安全及发展利益为重,本就无可厚非。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做生意时首先都应考虑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必须确保交易是在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合法合规进行。除了反垄断法,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法例等均可成为监管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这正是对法律的严格执行,具有合乎国际惯例的正当性,因此有关方面应当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调查。
继续交易
就是资敌、通敌、投敌
港资港商素来以爱国爱港为己任,香港知名企业家霍英东曾无惧美国及港英当局无耻打压,展现出铮铮风骨,书写了港商爱国爱港的恢弘历史画卷。公道在人心、当思身后名。近日驾鹤西去的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极尽哀荣,亦是有关方面对李兆基长期坚持爱国爱港的大局胸怀的高度认可与褒扬。而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摇旗呐喊的,终将背负历史骂名。国家有关部门的公开发声已经表明关切和警示,涉事企业不要再把头埋在沙堆里当鸵鸟,而是要认清大局、分清是非。在美国当局不惜以战争手段围堵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时刻,若然继续推动完成相关交易,说得严重点,就是资敌、通敌、投敌行径。
任何国家对危害国家重大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径都不会容忍,今时今日已经强大的中国,更加不会对危害国家安全及发展利益的行径坐视不理。当美国当局挥舞国家安全大棒,蛮横无理地实施长臂管辖时,怎么可能会幻想中国政府对港口交易会袖手旁观,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