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将于明日开会讨论提高私家医院收费透明度,医务卫生局提出三项立法建议,包括规定私营医疗机构公布价目资料、规定私家医院提供服务费用预算,以及规定私家医院呈报及公布过往费用及收费的统计数据。
本港截至去年底有14间持牌私家医院,提供5194张病床,并有260间持牌日间医疗中心。医卫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私营医疗若能高效运作,具成本效益,是本港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关键;若收费更加可负担,有助纾缓公立医院的压力。
文件称分析显示,不少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差处于甚高水平,反映医疗机构或医护向同类病人的收费极参差。举例入院进行食道胃十二指肠内窥镜的小型程序,自愿医保受保人入院个案的平均收费为3万元左右,但实际赔偿纪录反映部分个案收费远高于这水平,约一成个案在5万元以上,约1%更达10万元以上。
政府建议三项长远优化措施,包括更好整合并共享私营医疗数据、推动医疗服务范围及收费项目标准,以及公布临床指引与质素及效益基准。政府下月起陆续咨询持份者,目标在明年提交规例草案,并逐步落实优化措施。就违反规定罚则,初步建议可在简易程序定罪下罚款,若属持续罪行可进一步罚款。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表示支持立法方向,他认为可由卫生署统筹建立网站,上载私营医疗机构收费资料、情境参考等,并适时更新,让市民更能掌握所需医疗费用水平。
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梁熙表示,期望立法建议可尽早落实,让病人对私家医疗费用更有预算和信心,从而改善公私营医疗体系协作。他建议设申诉渠道,处理病人就收费与预算出现极大落差而出现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