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教育线上/理大研究:塑胶废物或引发生态危机

2025-05-08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理大研究团队正推动建构全球数据库及模型,评估有害微生物随塑胶废物流动的轨迹及潜在风险。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目前全球每年约产生四亿吨塑胶废物,至今累计总量已达70亿吨,但当中不足一成被回收,八成会积聚在环境中。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正推动建构全球数据库及模型,评估有害微生物随塑胶废物流动的轨迹及潜在风险。

  塑胶由多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可为微生物提供丰富养分,形成了在水陆环境中黏附于塑料废物的独特微生物群落─塑胶际(Plastisphere)。有研究显示,重量约一克的海洋塑胶废物所附带的微生物生物量比1,000升海水高出十倍。随着越来越多塑胶废物产生,由于其降解速度缓慢,意味着塑胶际正迅速扩大,并栖息了大量的微生物。

  由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助理教授金灵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无论在哪一种环境系统中,塑胶际和该环境本身的微生物群落,在微生物的种类及共存模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塑胶际的微生物群落更是由相互连结薄弱的特定微生物组成,在自然界中很罕见。

  或增温室气体排放加速碳循环

  与自然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相比,塑胶际具有更显著的分解有机化合物能力,或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加速碳循环。尤其在淡水系统中,塑胶际中有大量能扰乱氮循环的细菌,会释放亚硝酸盐、一氧化二氮等有害物质。此外,塑胶际中对人类、动物及植物健康构成威胁的病原体也明显增加,当中更包括了部分本身不存在于该环境系统中的品种,显示塑胶际或能携带病原体穿梭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有关研究成果已在跨学科国际期刊《The Innovation》上发表,更被评为2020年至2024年最受欢迎的论文。

  金灵教授表示:“塑胶废物及其附带的微生物群落可以随水流或风等不同媒介长距离流动,破坏微生物品种的自然分布,加上病毒在塑胶际中能存活更长时间,并具有更强的传染力,容易加速病毒扩散,甚至导致疫情爆发。以往我们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影响来评估塑胶污染的影响,但现在起应更重视塑胶际带来的微生物威胁。”

  据悉,团队正积极与全球伙伴合作收集塑胶样本,建立全面的全球有害塑胶微生物群落目录,并绘制相关风险的流向图。他们利用现存针对塑胶废物迁移和积存状况的研究,开发一个用以评估和量化塑胶污染对微生物的影响的新模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