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港的士牌价持续跌破新低,市区的士牌价跌至二百二十万元,新界的士牌价跌至一百六十万元。
本港的士牌价持续跌破新低,市区的士(红的)牌价由上月初260万元,下跌至本月初的220万元;新界的士(绿的)牌价亦由185万元跌至160万元。对比2015年723万元历史高位,市区的士牌价10年间累计跌幅达七成。
的士业界人士坦言,七成半的士牌已沦为负资产。有经济学者分析指,的士服务改革步伐缓慢,司机老化、部分黑的㓥客拖累全行形象,在当下互联网新时代,年轻的士乘客已日比日少。网约出行已经成为当下潮流,冲击传统点对点交通服务,加上香港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长远而言,的士牌价只会持续下挫。\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买楼和炒股以外,香港的士牌过去也是另类投资工具,不乏车行大量购入的士牌出租图利。多年以来,由于未有政府指定的的士牌照买卖交易所及中央交易纪录系统,的士牌价及交易资讯往往只能够透过坊间的网上平台,提供报价及买卖资讯,以及大型车行定期更新网页报价。
的士保险费用上涨
大公报记者综合“的士联合交易所”、“香港的士交易中心”、“香港的士交易所”等平台的数据分析,截至今年五月初,市区的士牌价已跌至220万元,较2015年723万元高位暴跌达七成,价值蒸发503万元。过去十年间,的士牌价拾级而下,其间受2019年社会暴乱、新冠疫情影响而加促跌势,加上保费、银行收紧按揭等因素,的士牌价持续向下。
另外,现时的士保险费用上涨至相当昂贵,有的士被拒保,原因包括车龄较长、司机年龄较高、交通意外频生等,均会增加风险及保险公司成本。根据运输署数据,香港近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每年约4000至5000宗,仅次于私家车,远高于巴士及小巴的事故数字。
智慧出行联合商会主席、香港的士小巴商总会会长周国强坦言,现有七成半的士车牌已沦为负资产,部分车主甚至“断供”或“供完即离场”,举例有一位车主,约五年前以500多万元购入一个市区的士牌,最近以200多万元蚀卖离场,账面亏损200多万元。但他认为,现时牌价已经接近见底,市区的士价牌不会跌穿200万元,新界的士牌价最低只会在130万或140万元之间。
学者:市场竞争力下降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兼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分析,现时本港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港铁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的士需求持续减少,随着互联网及透过手机应用程式,预约出行服务流行,并成为世界潮流的大趋势,的士失去垄断优势,因而影响的士牌价的投资价值。
不过,庄太量指出,的士车租仍未见下调,反映的士车牌依然存在一定的投资回报率。短期而言,的士车牌牌价跌势稍为缓和,但长远而言,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有更多不同选择,面对市场竞争力下降,的士牌价值长远只会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