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私医手术费可相差一倍 医卫局倡立法增透明度

2025-05-09 05:01: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公布的调查发现,本港私家医生七年间收费全面上升,增幅大多在20%至50%。

  政府计划修例提升私营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有调查发现,约三成私家医生在过去一年内增加收费,七年间私家医生收费全面上升,增幅介乎两成至五成,专科医生和非专科医生的普通门诊收费中位数分别达540元及400元;而不同私家医生的手术费可以相差一倍。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认为,自由市场的收费差异可以理解,但差距越大,透明度要越高,希望立法提升私营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可解决问题。\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医务卫生局提出三项立法建议,包括规定私营医疗机构公布价目资料、私家医院要在病人接受服务前列出费用预算,若最终超支两成或以上需书面解释,以及规定私家医院呈报及公布过往费用及收费的统计数据。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昨日公布一项私家医生收费调查报告,访问逾500名私人执业医生,约四分之三为专科医生,其他则为非专科医生。

  私医收费 七年增20%至50%

  调查发现,约三成私家医生在过去一年内增加收费,与香港医学会2018年的调查相比,七年间私家医生收费全面上升,增幅大多在20%至50%,专科医生和非专科医生的普通门诊收费中位数分别达540元及400元。其中大肠镜检查的医生收费和外科医生收费增幅较大,相当于年通胀率的5%至6%;家庭医生/普通科门诊诊金中位数则在7年间上涨约40%,相当于年通胀率的5%;专科医生门诊诊金中位数上涨25%,相当于年通胀率3.2%。

  调查亦发现,医生手术费可相差七成至一倍,以大肠镜为例,套餐收费差距可达八成;而中至超大型手术的医生费较医学会七年前调查,上升四成多至五成。

  倡建查阅系统供市民参考

  林哲玄表示,作为私营医疗服务的主要部分,家庭医学/普通科门诊诊金可及性仍然极高,价格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仍属相宜。专科医生诊金相对较高,是稍有经济条件人士更舒适和快捷的选择,也不失可及性。外科医生费用和内窥镜医生费用的巨大差距代表着私人市场的活跃,但同时也显示有提高透明度的需要,以便患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林哲玄表示,病人若无法得知其他医生收费而“硬食收贵”并不公道,冀增加私营医疗收费透明度。如果有一个病人容易查阅兼内容易明的系统,医生自然有价格压力。

  另外,调查发现,参与“基层医疗指南”及医健通的医生较多,受访专科医生的参与率分别达51%及68%,而普通科医生更达87%及72%。不过,政府基层医疗的“旗舰”项目“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专科医生参加率只有4%,而普通科医生亦只有21%。林哲玄认为情况未如理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