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竞争激烈/饮食业竞争大 学者倡做特色产品吸客

2025-05-09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由一九八一年创立的甜品名店炖奶佬,最后一间美孚分店将于本月二十九日关闭,结束四十四年历史。

  饮食业竞争激烈,近大半年先后有逾13间连锁食肆关门,当中包括过江龙人气店、本地老字号等,就连本地大连锁餐饮集团下的品牌亦无法避免。有餐饮业界及经济学者分别指出,行业竞争大、港人北上消费、租金成本高等,令餐饮业备受挑战,食肆要继续经营,须改变宣传策略,包括加强目前客群宣传、增添其他被市场验证过受欢迎的产品、做特色产品等。

  标准化规模化或成出路

  连锁餐饮店结业的消息一再出现,太兴集团旗下的稻埕饭店、稻香集团的稻坊、金记集团的丽香园冰室、信和酒店旗下的沙嗲轩都相继结业;大集团捱不住,本地小店和“过江龙”都逃不过,台式火锅店、台湾牛角包的八月堂以及泰国甜品店After You亦败走香港市场。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餐饮业面对经营困难,包括租金仍然高企,近年有不少内地餐饮企业积极在港拓展业务,令到竞争更激烈。他认为食肆需要改变宣传策略,举例在刚过去的黄金周,有些食肆因为小红书有介绍,很多游客来港寻找及光顾这些食肆,令他们的生意畅旺。

  他又说,虽然今年黄金周餐饮业市道较去年同期有轻微升幅,但业界整体生意额仍然较之前下跌约10%至15%。而旅客的消费力较疫情前有下降,本港市民的消费力同样因经济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而减弱,加上不少市民在周末或假期北上消费,都影响业界生意。

  中大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向《大公报》表示,近一年租金虽然有回落,海皇粥店扎根本港多年,其结业未必只是由于经营不善。他认为,类似粥舖等食肆通常毛利较低、产品未必切合旅客需求,建议可通过增添其他被市场验证过受欢迎的产品,或者专项主打某样产品转高档定位等方式破局。他亦认为,食肆的“终极出路”是“食品罐头化”,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可促进标准化、规模化。\大公报记者 刘硕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