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最佳新闻颁奖礼 大文集团20奖蝉联港报业集团之冠 特首:用“热度温度态度”讲好香港故事

2025-05-10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报业公会“2024年香港最佳新闻奖”昨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担任主礼嘉宾,与一众嘉宾及新闻界代表合照。

  香港报业公会“2024年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典礼,昨日在金钟万豪酒店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担任主礼嘉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主持工作副部长李曙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嘉宾出席,更有不少新闻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

  李家超致辞时表示,每一位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报道,都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立、持平的新闻报道,让市民更了解香港这个共同家园的事务,培养社会大众对香港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承担,亦帮助政府了解社会意见,令各项政策措施能更精准、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在本次评选中,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共夺得20个奖项,包括4个冠军、4个亚军、4个季军以及8个优异奖,获奖总数再次蝉联全港报业集团之最;其中《大公报》更勇夺10个奖项。\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文) 林少权(图) 融媒组(视频)

  李家超昨日在颁奖典礼上致辞表示,新闻自由在香港受到《基本法》清晰保障,《香港人权法案》亦确保新闻自由不被侵害,而《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明文讲述,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依法保护香港特区居民享有的自由。“香港的法律和政府都支持新闻采访工作,鼓励业界发挥建设性作用,不偏不倚地报道社会问题,对于香港新闻工作者,我视为是共建美好香港家园的同行者和贡献者。”

  李家超续表示,期望香港的新闻从业员透过充满“热度”、“温度”、“态度”的专业新闻制作,与特区政府一起在世界舞台,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

  AI无法完全取代传媒人

  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豔明表示,本届共收到来自12家中文和英文报章的639份参赛作品,作品的水准都相当高,分数也非常接近。

  现今AI走进各行各业,郭豔明表示,这对传媒界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几乎无所不能。它逐渐从帮助人类提升效率,演变成具有超越人类大脑的独立意志,正快速重塑着全球格局。

  她续表示,尽管人工智能不会疲惫、不用休假、也无需支付薪酬,更不会罢工,但她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AI都无法完全取代有血有肉的传媒工作者。“或许大家都接触过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有时很难分辨真假,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一些短片,它们都无需承担责任。”她说:“而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有底线和原则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我们始终讲求新闻伦理,会厘清事实,秉持实事求是、是非分明的精神。所以,在大家拥抱新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传媒人的初心和社会责任。”最后,她衷心祝贺本年度的获奖者,同时也希望获奖者发挥传承作用,继往开来。

  《大公报》夺得10奖项

  今次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共夺得20个奖项,其中,《大公报》夺得10个奖项,包括最佳科学新闻报道冠、亚军,即《奥妙的肠道》系列和《AI发展面面观》系列;最佳图片(特写组)冠军《新居……梦》;最佳新闻短视频亚军《垃圾收费何去何从?》;最佳新闻版面设计(单版组)亚军《太兇诱惑》等。(详见表)

点击排行